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局长叶向阳 |
羊城晚报记者 谢颖 文聪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很多城市的医疗服务体系来说,是经历了一场大考。东莞全市7万多名卫生健康工作者不畏艰险、舍生忘死,为东莞取得抗疫阶段性成效作出了突出贡献。 6月11日,时值东莞两会期间,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局长叶向阳接受采访时对疫情常态化下的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医务人员待遇等热点关注进行了回应。 高治愈率和医护人员零感染 今年疫情期间,东莞先后派出三支精兵强将的医疗队驰援湖北抗疫一线,回顾起那段日子,叶向阳直言:这100天不知道几月几号星期几,都在上班,除了开会就在开会路上,除了我去开会,就是别人叫我去开会。 据介绍,面对此次疫情,东莞市快速动员,利用现有医疗卫生体系,统筹建立起涵盖预检分诊、全面筛查、分级转运、集中救治以及出院后统一管理的闭环式层级网络救治体系。 其中,全市基层396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抗疫哨点均设置了预检分诊点,在全市52家二级以上医院开设发热门诊的基础上优选了42家医院作为发热门诊重点医院,重点做好发热病人以及疑似病例的隔离诊查工作。 由于救治体系的完善,实现了患者转诊无缝对接和精准高效治疗。全面落实了疫情防控“四早”措施,严格执行“四个集中”的救治原则,坚持“一人一团队”“一人一方案”,实现了高治愈率和医护人员零感染的目标。 截至6月10日24时,东莞市累计收治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00例,其中治愈出院99例,死亡1例,无症状感染者30例。经全力救治,收治的10名重症病例全部治愈出院;8名危重病例中除1名因年龄大、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他患者均达到新冠肺炎国家治疗标准出院。全市新冠肺炎重症病例治愈率达到100%(10/10),(危)重型病例治愈率达到94.4%(17/18),总治愈率99%。 作为“全国热门迁入城市前三甲”,春节假期后的返程人口达700万,其中湖北地区人员近百万、外籍和境外人员底数1.3万,东莞无疑是全省抗疫的主战场之一,实现了对全部1239名密切接触者精准到位管理,经受住了这次疫情“大考”,取得阶段性成效、“东莞经验”得到省的肯定。 筑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 叶向阳表示,今年在卫生健康系统打造“顶天立地”,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据介绍,今年东莞将加强以高水平医院及三级甲等医院为塔尖、区域中心医院和二级三级医院为塔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塔基的顶天立地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顶天”就是建高地、登高峰,重点是建设高水平医院、高水平专科,要对标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创建标准,推动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建设高水平医院,争取进入国内一流行列,并发挥“龙头医院”引领辐射作用,带动提升全市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立地”就是筑网底、强基层,提高镇街公立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整体能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把东莞的社区卫生服务打造成全国全省的典范。 明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诊疗服务功能定位,完善双向转诊的标准和程序,强化分级诊疗信息化建设,全面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 公立医院院长年薪制 而在疫情的大考下,东莞公立医院薪酬改革今年将如何推进? 据介绍,改革的思路是建立符合东莞市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同步开展;实施全员岗位管理和岗位聘用,逐步实现同岗同绩同酬,医疗卫生人员待遇稳步提升。 2月,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刻,东莞市政府出台了《东莞市公立医疗机构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意见》(东府〔2020〕19号),进一步明确改革目标,确定改革对象。2020年在全市40所公立医院和3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实施。参与改革对象为在编人员和非在编专业技术人员占91.47%。 叶向阳表示,今年的改革,凸显“强基层、保基本”特点,确定“保底线、定区间”准则,原则上按上年度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3-5倍核定公立医院薪酬总水平。 改革以来,公立医院人均薪酬水平稳步增长,2019年全市40所公立医院同比2018年人均薪酬水平编内编外人员分别增长20.62%和31.45%。 值得关注的是,拟出台《东莞市公立医院院长年薪制实施办法》,实行院长年薪制,强化院长代表政府履行管理医院的职责,公立医院院长年薪与其岗位职责、工作业绩、绩效考核与社会评价等挂钩,充分体现薪酬分配的激励作用,严禁与医院收入挂钩。 而在医院内部绩效分配方案上,要充分体现医、护、技、药、管、后勤等岗位差异,向关键及紧缺岗位、高风险和高强度岗位倾斜,向短缺专业儿科、妇产科、全科、精神科等倾斜。严禁将医务人员个人薪酬与药品、卫生材料、检查、化验等业务收入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