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宗亲是纽带连起一村人

来源:羊城区域     2020年07月24日        版次:ZHA14    栏目:文脉故事    作者:

     陈氏祠堂一角

  在博罗马嘶老市场,记者看到了一排以红石青砖盖成的宗祠,据介绍,马嘶村共有23间祠堂,大多分布在古村的前排(俗称“围面”)。几百年过去了,保留完好的祠堂只剩14间。

  记者了解到,祠堂各分等级。开基祖先之祠堂,称为“祖祠”。家族兴旺,支脉繁衍,人丁增多之后,每个家族分支又建自己分支的祠堂,称为“房祠”。房祠的等级比祖祠低,一般规定,至少需要过五代之后才能建房祠。房祠之下,还可以有更为支脉的祠堂,等级相应更低。

  博罗马嘶祠堂风格基本与珠三角祠堂建筑风格和式样一致:青砖砌筑,红石墙裙,风火山墙,飞檐翘角;殿内红石柱子顶梁,雕梁画栋;正脊上多为灰塑花鸟、博古文饰;中堂台基、石柱、石枋上的石狮子,雕刻风格粗犷;梁架、封檐上精雕细刻的花鸟、人物文饰丰富。

  据了解,祖祠 “陈氏宗祠”,始建于约1715年,是村中规模最大的祠堂。祠堂位于前排建筑中央,为三进二井二回廊建筑,大门对联写着:“秀列鸣琴案,清环浴鳯池”,第一进,写着“同除巨害”,红石柱有“入其门必恭敬止,由是路惟孝友谊”楹联;第二进中殿的“聚庆堂”前殿屏风有“入则爱严”;第三进上殿的“重伦堂”供奉祖先。

  殿前写有“祖德宗功五百年衍而一懋,子承孙缵二十世久乃弥新”的楹联。祖先牌后雕刻着:“祖德流长”。记者了解到,自建宗祠至今,马嘶陈氏子孙已发展到7000多人,其中香港有3000余人,陈氏子孙人才辈出,值得一提的是,名人政客层出不穷,陈志仁就是其中之一。

  他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学校学生运动。1925年6月13日沙基惨案发生时冒着敌人的炮火,引导群众疏散;7月考入黄埔军校;10月奉周恩来之命,提前毕业后加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嗣入广东农讲所学习。1928年1月参与组建中共石龙市委,负责军事工作;4月,市委选举,当选为石龙市委常委,任宣传科科长兼士兵委员会主席;同年6月24日早上领导国民革命军起义并举行暴动而在石龙公园八角亭执行任务时被捕。在27日凌晨,他在刑场上就义前高喊革命口号:打倒列强!打倒军阀!革命要成功,革命一定能成功!

  记者了解到,博罗马嘶陈氏格外重视宗亲关系,2013年族长就发出倡议重修祖祠,得到了积极响应,如今,宗祠已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