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金国彬:这名退役军人成了村里脱贫的“头雁”

来源:羊城区域     2020年09月15日        版次:FA13    栏目:你好,老班长    作者:

     自己带头挥铲建路,“头雁”书记金国彬笑了

  

  沉稳踏实,少说多做,是南海区退役军人金国彬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作为佛山南海派驻云浮的扶贫干部,金国彬充分认识到扶贫工作是一套环环相扣的组合拳,每一项工作都得扎实做好。科学种植农产品、修缮学校运动场、推进村道建设……他从方方面面起着“头雁”和“火车头”的作用,带领村民创造美好生活。

  

  当好村民“头雁” 坚持科技兴农

  

  2019年4月初,从部队转业到南海的金国彬还在接受军转干部进高校脱产培训,在得知单位在选派驻村扶贫干部的消息后,还需照顾家庭的他,这时他的内心陷入了矛盾当中。“想好了你就去,我支持你,家里的事情有我在。”妻子斩钉截铁让他“别想太多”。就这样,金国彬正式走上了和云浮市东圳村“结缘”的道路。

  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太便利……当金国彬来到东圳村时,这个被认定为省级贫困村小村落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共118户408人。如何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寻求突破?金国彬一度非常着急。然而,静静思索,脱贫也得有“方法论”,首先还是得一步一个脚印把工作做好。他发挥自己身为军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详细地了解东圳村和贫困户的基本情况,也准确地找到了自己的工作定位:发挥好身为“头雁”和“火车头”的作用,既要引领发展方向也要拉动群众前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其他工作。

  “村民对市场行情还不大了解,‘头雁’必须掌握航向”,面对缺少劳动力的短板,金国彬带领村级组织大力发展养殖业,特别是以发展周期短、见效快的养鸡为主。与此同时,金国彬清楚,如今的种植业发展,不能像以前一样,一味“面朝黄土背朝天”,要借助科技的力量发展现代农业。为此,他再次发挥“火车头”作用,带领村委与大成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由该公司投资26万元建成的百香果种植基地,基地通过架设喷淋、灌溉、施肥等自动化装置,减少人工操作,有效地缓解了东圳村青壮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创新机制奖学 教育扶贫长志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东圳小学是东圳村里唯一一所小学,有4个年级共计150余名在校学生。金国彬到来后,通过和南海对口帮扶单位对接,引进帮扶资金,实行奖励机制,给成绩优异的学生、家庭条件困难的贫困生给予奖励。

  董敏华正是在金国彬的帮助下读书的一名学生,正在读五年级的董敏华有四个兄弟姐妹,全家的收入来源仅靠父亲一人在外务工,经济压力很大。在金国彬的努力下,董敏华通过了学校的奖励机制,一年可以得到约3500元的优等生补助。此外,经过金国彬的奔走呼吁,广东中京环境监测有限公司更愿意为东圳村优秀的毕业生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这让孩子们感到有了盼头。

  有了“头雁”的带动,东圳村的村容村貌和村民的精神状态都有了很大改善。据统计,2016年南海区应急管理局对口帮扶东圳村以来,东圳村贫困户人均收入从5804.79元提升至15005.54元。截至2019年11月,东圳村11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序退出。“现在感觉和生活在城市里一样、没有什么差别啦。”村民的“幸福感”,成为金国彬“再接再厉”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