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城晚报记者 夏杨 19世纪晚期,当时还是“孙医生”的孙中山,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出生于鸦片战争后的旧中国,孙中山深感社会落后、残破,面对列强瓜分,腐败的清政府丧权辱国,民族危机深重。因此,他表面上忙着治病救人,内心时刻在观察、思考,寻找救国救民之路。 1894年冬天,28岁的孙中山蜗在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老房子里奋笔疾书,很快他草就了一篇洋洋8000言的长文。这就是《上李鸿章书》。 孙中山在长文中陈述了自己的富强观,认为“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他提出要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办学校、育人才,开矿山、修铁路,发展农业、创办工业、保护工商业等。 他还对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提出了批评:“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 。” 贯穿全文的,是青年孙中山的一腔爱国热情。通过上书,他希望借力于当时最有权势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实现对中国政治体制的改革。 当年6月,他怀揣长文坐船经上海抵达天津,此行目的是到直隶总督府投书并拜见李鸿章。但一介布衣想见朝廷大员谈何容易。他只得找到李鸿章的幕僚盛宣怀寻求帮助。盛宣怀看了孙中山的长文,很欣赏其爱国热忱,愿为其转交。但此时正处于大清国与日本开战前夕,李鸿章忙于北洋水师的操练事务,并没给这个南方来的“小医生”当面言事的机会。 迷茫而失望的孙中山在天津和北京一带游历考察,看到列强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霸道,心情更为沉重,他对中国前途充满忧虑。 经此北行,他受到刺激很大,他感觉救国无门,对清政府所抱的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 当年秋天,他登上远洋轮船,去了夏威夷的檀香山。约10年前,他曾在哥哥孙眉的帮助下,在这里读完了中学。多年后心情郁闷中重返这里,正赶上夏威夷闹革命,王朝已被推翻,共和政权成立。 亲眼目睹的革命形势让孙中山坚定了起来,他在心中下定了救国“药方”:既然改良已经无法救国,那就革命救国! 他开始在华人华侨中宣传革命思想,并在当年的11月24日在檀香山成立了兴中会,第一次提出了推翻满清封建君主专制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革命纲领。这是他革命生涯中建立的第一个革命组织。 之后多年,他联合革命力量先后发动广州起义(因泄密取消)、惠州三洲田起义、潮州黄冈起义、惠州七女湖起义、广西钦州防城起义……历经挫败而百折不挠,并在1911年迎来了武昌起义的成功。 当年李鸿章为何未对孙中山的上书作出回应,更没有面见他?若说没空见,也很有可能。孙中山去天津投书不久,中日甲午战争就爆发了,作为北洋水师的缔造者,战时焦头烂额,战后遭举国谩骂,而后又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他成了卖国贼,显然没有心情关心孙中山的上书。 但是,如果他看了孙中山的上书并放在了心上,后来他调任两广总督,想要以适当的方式接触孙中山,不是没有可能的。但是,后来没有发生。 当然,时机一旦错过,也便错过了。他们两个人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远…… 年轻时上书李鸿章一事,对孙中山来说,他努力了,尽力了,也应无憾。经过尝试,他发现此路不通,就继续寻找其他救国之路,最终走上了武装革命之路。17年后,武昌起义爆发,延续了两百多年的清朝统治被终结,这可是“裱糊匠”李鸿章曾呕心沥血勉力维护之事。只是这时李鸿章早已作古,来不及遗憾了。但若他地下有知,对当年之事,又作何感想呢? 孙中山一生为救国奔走,虽历经挫败却百折不挠;晚年认识到民众的力量,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临终仍在呼吁“和平、奋斗、救中国”…… 时光荏苒,世界已换新颜。若先生地下有知,也当欣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