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三龙湾交出2020年亮眼成绩单:

储备174个重点项目 总投资1900亿元!

来源:羊城区域     2020年12月25日        版次:FA13    栏目:    作者:欧阳志强、侯倩

     三龙湾游船项目

     潭洲国际会展中心

     三龙湾夜游项目吸引人流量45万人次

     季华实验室研发的六觉机器人

     机器人博览会展示的智能机器狗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欧阳志强 通讯员 侯倩

  

  12月24日,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三龙湾)管理委员会对2020年来三龙湾的工作成果、发展变化等情况进行盘点,据透露,过去一年,三龙湾深入推进广佛合作、重点项目建设及招商等,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回顾2020年

  

  成为参与大湾区建设的重要省级平台

  

  据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三龙湾)管理委员会主任刘怡介绍,今年以来,三龙湾管委会启动了专项规划研究与重点区域研究,为三龙湾建设发展提供科学、全面的依据。目前,共开展规划策划研究类项目22个。其中,《三龙湾发展总体规划》已列入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第六次全体会议议题,明确三龙湾作为佛山参与大湾区建设的重要省级平台。

  在专项研究层面,《三龙湾文旅产业专项规划研究》重点研究陈村花卉世界及其周边区域,谋划将三龙湾打造成广佛明珠、岭南水乡文旅标杆。《三龙湾碧道建设规划》将以碧道环为核心,围绕碧道环重点开展生态廊道修复行动,建设广佛生态公园体系为基本目标。

  

  将建广佛新地标推进广佛合作

  

  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三龙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朱锡雄表示,今年以来,三龙湾在广佛全域同城化背景下不断深化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不断完善与广州的合作机制,着力破解行政壁垒。三龙湾南海片区与番禺区合作的《建立战略合作常态化联动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已印发,计划与广州南站管委会定期举行联席会议,构建起先导区区域对接渠道,形成常态化持续运作机制。

  此外,双方加快推进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先导区的启动区建设。在第一启动区(“广州南站—林岳南—顺德”启动区),将引入国际高端商务和专业服务,建设广佛中轴的CBD。目前,正在加快落实地铁2号线TOD综合体以及港口路南延接碧桂路等一批标志性项目相关工作。在第二启动区(“荔湾东沙—三山北—番禺”启动区),将打造广佛国际科创港;携手荔湾推动港口路北延和地铁11号线过江,目前三山港搬迁工作正在推进中。

  值得一提的是,广佛首个合作项目广佛荟位于佛山三龙湾与广州番禺交界,毗邻广州南站,集交流、会议、展览、商务、酒店、商业配套等功能为一体,将成为极具地区影响力的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的标志性项目、广佛区域新地标。

  目前,广佛两市国企共同投资设立的合资公司已成立。《广佛荟建筑概念性方案设计及周边地块城市设计国际竞赛》已选出5个方案,下一步将会同广州市共同确定优胜方案并开展深化工作。

  而在两地交通路网上,三龙湾打通裕和路东延、佛陈路东延,连接海华大桥,对接广州南站,形成了南站20分钟交通圈;谋划佛陈路提升改造,力争将其建设成为三龙湾第二条门户大道。此外,番海大桥将在今年春节前通车,届时5分钟直达广州南站、广州番禺,10分钟直达广州番禺万博商圈。

  

  储备174个重点建设项目,投资超1900亿元

  

  截至今年12月中,三龙湾重点建设项目储备共174个(不含轨道交通),投资超1900亿元,其中在建项目55个,总投资约1470亿元。按类别分,交通项目81个(不含轨道交通),总投资约400亿元;公服项目68个,总投资约100亿元;产业项目25个,总投资约1400亿元。

  在项目建设中,以“生态优先”为原则,着重在“造环境”上下功夫。其中,三龙湾碧道规划范围由东平水道、潭洲水道和陈村水道组成,全长60公里,将打造成碧水清流的生态廊道、滨水公共文化休闲高地、宜居宜业宜游的示范区。目前碧道一期工程正在施工中。

  三山高铁公园作为国内首个高铁沿线生态公园,将新增660亩公园绿地,为附近的季华实验室直接提供一流的生态配套。此外,三龙湾现状及在建综合管廊25.5公里,至2025年末,规划新建综合管廊94.8公里,总体建设规模为120.3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三龙湾大道将成为佛山的门户大道及示范道路。建成后,该道路将成为国内最长、功能最全的首条5G智慧大道,该项目预计2021年春节前完成。

  在围绕三龙湾夜经济发展,突出“夜秀、夜游”,三龙湾游船项目首期开通龙舟广场-北滘站-东平隧道-龙舟广场环线,全长约17km,游览时间约1小时。今年10月正式开航,截至目前已接待游客约1.5万人次,吸引夜间人流量达45万人次。

  

  落户重点产业项目16个,投资总额达170.4亿元

  

  记者了解到,三龙湾管委会立足创新产业,大力发展以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总部经济、5G物联网、现代服务业等为主的战略新兴产业。今年以来落户重点产业项目16个,投资总额达170.4亿元,在谈重点项目16个,总投资额达269.5亿元。

  其中,虎牙全球研发总部项目投资约20亿元。

  大族机器人先进制造集中示范园将以大族机器人全球总部为核心,吸引超20家来自深圳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到片区集聚发展,其中包括引入15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销售额超2亿元企业,形成以协作机器人为核心的机器人全产业链生态集群。

  此外,目前占地13万平方米的季华实验室一期建设已全面落成,共引进海内外高端团队20多个,其中包括全职院士1名,兼职院士12名,杰青、长江学者等领军人才32名,正高职称134名等在内的超900名高端人才已于12月初进驻。目前累计争取国家及省部级重大项目10项,项目总经费5.1亿元。

  东北大学佛山研究生院总用地面积约184.3亩,总建筑面积约23.5万平方米,预计在读研究生总规模将达到2000人左右,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佛山病原微生物研究院将加快推动“佛山病原微生物研究院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以及6个研究中心的建设和运营,全面提高佛山生物医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打造中国工业会展第一馆

  

  在今年全球会展业萎缩60%的背景下,潭洲国际会展中心实现逆市上扬,今年以来成功举办展会17场、活动30场。其中包括大湾区线下第一展——2020佛山汽车展,今年全球规模最大的陶瓷展、2020佛山国际智能机器人博览会等。另外,今年新签约引进展会18场,新签约面积共约130万平方米。

  为了吸引优质展会落户,打造更多有行业影响力的产地展、专业展,三龙湾出台《招展办会资金扶持办法》,对符合条件的、在潭洲会展中心开办的展览项目,单届补助最高可达500万元,这也是国内会展业补贴力度最大的政策之一。

  同时,今年还隆重举行了潭洲会展品牌战略发布会,提出以“中国工业会展第一馆”为新品牌定位,成为全国第一个对品牌战略定位进行特色化、差异化思考和发声的展馆,在全国引起轰动。发布会期间,发起成立中国工业会展联盟,这是全球第一个以工业会展为唯一属性的会展联盟。

  值得一提的是,潭洲会展举办了2020佛山国际智能机器人博览会,涵盖机器人目前所涉及的各个领域的应用场景,参与企业数量达300家,其中包括库卡机器人、新松机器人、中信重工、瑞士ABB等头部企业,成为2020年机器人领域最大规模的行业盛会,为我国会展业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样本。

  

  走出佛山推介路演

  

  为了推介三龙湾发展机遇,吸引优质企业项目投资。6月8-9日举办三龙湾一周年系列活动,活动上15个项目签约,总投资额达352亿元,引起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11月3日、10日,2020佛山三龙湾城市品牌推介会分别在广州琶洲、深圳南山举行。这是三龙湾管委会首次走出佛山,到湾区重要节点城市进行推介路演。

  面对国际疫情形势,三龙湾管委会迅速反应,创新工作方法,开展中德(欧)经贸交流活动。7月,成功举办中德工业城市联盟德方城市首场线上交流会;10月,开展中德工业城市联盟第九次全体会议大会,联盟城市扩容到47座(其中中方27座,德方20座),其影响力进一步扩大。随后举办的2020中欧文化周,系列文化活动得到了驻粤欧洲领团,在粤欧洲企业的积极参与,这是近年来欧洲文化与商业品牌在佛山乃至华南地区规模最大、元素最为丰富的展示和涉外文化交流活动,成为三龙湾及佛山的对外交流新品牌。

  

  展望2021年

  

  三龙湾重点关注6大方面工作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起步之年,也是三龙湾成立的第三个年头。据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三龙湾)管理委员会主任刘怡介绍,2021年,三龙湾管委会将深化广佛合作,继续完善深化今年与广州达成的合作机制,推动广佛合作项目的顺利实施,加快推进先导区第一、第二启动区建设。

  此外,三龙湾将推动规划落地。加快现有规划编制,指导建设实施。开展三龙湾“十四五”规划、总部经济、环新城慢行系统、内河涌游船、环三龙湾马拉松等项目研究,挖掘三龙湾潜力;加快项目建设,以“生态优先”为原则,继续在造环境上下功夫,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动佛陈路及相连道路综合提升工程、重要门户节点工程、会展周边景观提升工程等重点代建项目按既定计划实施,启动核心区慢行系统、广佛荟等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推动三龙湾重点区域加快建设。

  开展宣传推介,谋划在2021年到北京、上海等国内一线城市宣传推介三龙湾,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和人才到三龙湾投资发展。创新招商推介模式,以“云招商”、“云推介”方式开展线上推介和对接,并借力驻德代表处、联盟德国联络处等海外招商联络机构充分展示三龙湾投资环境和政策,提升三龙湾的知名度。

  完善招商政策,在已出台的三龙湾总部经济政策基础上,融合市(区)有关专项扶持政策,完善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基建等领域的专项扶持政策,以更有力的政策条件吸引前沿引领性项目落地。

  擦亮会展品牌,完善潭洲会展中心配套服务,构建“会展+”生态体系,打造全国工业会展第一品牌。持续办好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广东)国际“互联网+”博览会、中国(佛山)国际智能机器人博览会及陶瓷、家电等产地展,以展促产、以展兴城。不断提升会展营商环境,构建会展服务全链条,打造潭洲特色服务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