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中国共产党江门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召开

建成珠江西岸科技创新高地 争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来源:羊城区域     2020年12月25日        版次:ZXA13    栏目:今日关注    作者:彭纪宁、谭耀广

    

  羊城晚报记者 彭纪宁 通讯员 谭耀广

  

  24日,中国共产党江门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中,江门提出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主动对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和人才集聚区,在“十四五”期间努力建设成为珠江西岸科技创新高地的发展战略。

  

  会议提出,江门市在“十四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需保持年均增长6%左右的增幅,要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而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会议要求江门市积极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依托行业领军企业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联合创新,推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

  在此期间,要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提质增效行动,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力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500家,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达650家。

  此外,江门还应通过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推行科技难题“揭榜挂帅”等办法,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加大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争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会议提出,推动江门国家高新区扩容提质、争先进位,创建更多省级高新区,引进培育一批重点实验室、综合性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促进创新要素集聚发展。

  其中要求,深化推进五邑大学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加快推进数字光芯片联合实验室、再生医学大动物实验研究基地建设。强化地方配套支持和服务,切实发挥江门中微子大科学装置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强院士工作站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和产业化应用。

  在人才建设上,江门将加快人才强市建设,实施“五邑人才工程”“侨都英才计划”,高标准建设全国博士创新(江门)示范中心,引进培育创新团队和高层次人才。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培养更多产业发展急需的各类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从而有力支撑“江门制造”“江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