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建构学生心理健康立体防护网

东莞市教育局发布2021年学校安全工作要点,全面提升学校安全综合治理水平

来源:羊城区域     2021年02月25日        版次:DA13    栏目:    作者:余晓玲、东教宣

    

  羊城晚报讯 记者余晓玲、通讯员东教宣报道:近日印发的《东莞市2021年学校安全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明确了今年全市学校安全工作思路。《要点》指出,东莞市将深入推进校园安全防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强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加强心理健康、校园安保、食品、交通、防溺水、工程建设、消防、实验室危化品等安全稳控工作。《要点》提出,今年东莞将创建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20所以上,实现所有镇街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全覆盖。


  配足配齐专职心理教师


  针对学生心理安全,《要点》指出,将全面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现学生规模1000人以上的中学、1200人以上的小学和另设分校区的学校全部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并普及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初级(C证)培训,年内完成培训10000人。优化与公安、卫健等部门联动机制和市、镇两级心理健康援助小组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预警和干预管理工作。

  同时,以“点”带“面”促进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品质发展,《要点》提出今年东莞将创建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20所以上,实现所有镇街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全覆盖。

  此外,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明确提出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对此,全市学校安全工作会议提出,家庭、学校需要共同配合协作,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的有关要求告知学生家长,说明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家长要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的合力。针对亲子关系紧张等重点问题,要加强家庭教育和对家长心理健康、青春期教育、电子产品使用管理和亲子沟通等知识的宣传,引导家长协同学校共同营造良好学生成长环境。


  实现100%按标配备专职保安


  校园安保是校园安全重要保障之一,为此“优化学校保安队伍建设”被列入《要点》,今年东莞将对照《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幼儿园保安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做到“一校一表”“一人一档”,全面摸清学校保安员基本情况,加强培训考核,优化年龄结构,提高安保能力。

  此外,针对安保人员准入,将实现新入职学校保安员年龄原则上控制在18周岁至45周岁,全面提高学校保安员的整体素质和学校“人防”建设水平,维护师生人身安全。

  《要点》还提出,今年将大力倡导教师、家长加入“东莞义警”,深化“警家校共建共防”,年内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幼儿园100%完成学校护学护畅“义警”队伍组建工作,合理安排教职工、家长“义警”参与每天上下学高峰时段校园门口的护学护畅工作,配合公安警察维护校门口治安秩序和交通秩序。在校师生规模500人以下学校,每天组织3-4名教职工、家长“义警”参与护学护畅工作;在校师生规模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每天组织5-6名教职工、家长“义警”参与护学护畅工作;在校师生规模1000人以上,每天抽组6-8名教职工、家长“义警”参与护学护畅工作。


  开展交通专项整治


  《要点》提出,将开展拉网式校车及学生交通安全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狠抓校车及学生安全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整改、日常管理、督导检查、监管执法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落实,实现“两个下降、两个‘零发生’”的工作目标,即事故死亡人数下降,校车交通违法行为下降;较大及以上事故“零发生”,重要节日和节点事故“零发生”。

  围绕这一目标,《要点》提出自今年起,教育系统将12月2日“全国交通安全日”所在周定为 “交通安全教育周”,各学校要集中开展好系列交通安全主题教育活动。要抓好家长交通安全宣传,将家长作为防范交通安全事故工作的重点对象,定期向家长印发交通安全告知书,签订交通安全承诺书,提升其交通安全意识。

  同时,还将联合交警等部门严查黑校车、非法机动车等非法运营车辆搭载学生行为,严查未成年人驾驶机动车、摩托车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