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书之缘

来源:羊城区域     2021年02月25日        版次:FA15    栏目:    作者:张旭

    

  □张旭

  

  曾经有一段时间特别想读书,但无书可读。只因那时我在广西的大山里支教,离最近的镇子也有50多里地,全是山路,根本不通车。想要朋友寄点书给我,但那几乎不可能,邮递员一年半载也难得进山一次。

  白天,我陪着一帮孩子识字算数,晚上孩子们回家了,只留下我和空落落的两间房子。黑夜压下来,我被大山的孤寂重重包围,无可奈何地坠入黑暗之中。深夜猫头鹰凄厉的叫声阴鸷可怖,常常使我从梦中惊醒,再无法继续安眠……在无法安睡的时候,我想到了读书,读书应该可以安抚我寂寞的灵魂吧。

  我决定去一趟镇上。那天,我和一个叫山克的大叔从凌晨3点就出发,大概上午9点到达镇上。在小镇破旧的书店里,我居然发现了一套16开页三卷本的《资治通鉴》,上面积满了尘垢,我抱起来掂了掂,怕是足有20斤重。我买下了它,由山克大叔帮我扛到了山里。从此,我与《资治通鉴》结缘,朝夕相伴,认真品读,《资治通鉴》陪伴我度过了一年多寂寞的时光。

  离开大山的时候,我把《资治通鉴》留在了那张孤单的床上,同时把我的家庭通信地址附在了书的扉页,并说明了该书的来历,以及留下的用意,希望我的继任者能够用得上。可能的话,收到有缘人的来信,我还能一并回味山里面那些让人刻骨铭心的故事。

  在我离开大山两年多后的某日,我收到父亲从老家转给我的一封信。寄信给我的是一个叫罗小春的老弟,他在信的开头直呼我为师兄。

  罗小春毕业于某师范大学,踩着我的足迹进了山里。他在信中述说了自己的支教生活,他很感谢《资治通鉴》。他把《资治通鉴》读了三遍,书中的史事基本上能口述。在离开的时候,他像我一样把书留在了床上,同时留下他的永久性通信地址以及《资治通鉴》的故事。更让我惊喜的是,当时罗小春竟然与我生活在同一座城市!我想都没想就拨了他的电话,我们很快见了面,像久别的知己,像重逢的兄弟。

  我和罗小春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有时会相约见面,一起回味我们的支教生活,回味山里的风土人情,以及某一个家庭,或某一个学生……除此之外,我们心存盼望,盼望有朝一日,另一个人走进我们的视野,带来更多大山里有关《资治通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