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深圳海关启动2021年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

减时间减成本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来源:羊城区域     2021年03月09日        版次:ZA13    栏目:    作者:宋王群、张弓、陈斯伟

    

  羊城晚报记者 宋王群

  通讯员 张弓 陈斯伟

  

  优化营商环境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强力支撑。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深圳外贸作为全国“晴雨表”一路“逆势飘红”,2020年实现进出口总值3.05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4%,这来之不易的成绩与深圳优良的口岸营商环境息息相关。

  新年伊始,深圳海关推出新一批措施清单,启动2021年度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全力以赴压缩整体通关时间,压减企业进出口合规成本,提高进出口企业通关体验感、获得感。

  

  整体通关流程时间再压缩

  

  专项行动中,深圳海关将继续推动现有“湾区组合港”业务模式发展,扩大项目应用范围和覆盖面,提升港口物流运作效率和产业集群效应,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物流便利化。同时,在充分尊重企业意愿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提前申报”“两步申报”“两段准入”等通关模式应用,充分释放改革红利。

  提升通关查验信息化水平也是一项重点任务,深圳海关将深入推进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和出口货物“抵港直装”试点,开发“直提直装”系统,便利企业在线提交业务办理申请;支持妈湾智慧港流程升级改造项目,探索出口集装箱查验运抵分流模式,试点查验吊柜指令自动分拨,进一步提升海运集装箱物流效率。

  对于特殊商品,深圳海关制定个性化通关模式,如对进口鲜活易腐食品实施“准入快放+风险监测+验证控制”监管模式、对高新技术企业自用设备料件实施“合格保证+符合性验证”、对出口危化品按企业信用等级实行差异化检验等便利化措施,提升特殊监管要求货物验放效率。

  

  新产业新业态再发展

  

  近年来,各国技术性准入标准在不断提高,不仅增加了企业出口货物的技术改造成本,也导致国际市场准入门槛不断抬高。对此,深圳海关积极推动技贸措施研究评议基地建设,充分运用WTO国际贸易规则,加强无人机、5G设备、新能源汽车等高新产业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评议、特别贸易关注征集,及时通过海关总署国际交流合作机制推动企业高度关注问题向好发展,帮助企业降低出口技术性贸易措施阻碍和检测认证成本。

  据介绍,生物医药产业是深圳七大新兴产业之一,随着该产业快速发展,国际间产业协作及科技交流日益频繁,蛋白、细胞、微生物、血液制品等生物医药类特殊物品广泛应用于科研、生产、医疗、检验等环节,快速高效跨境流动的需求日渐凸显。深圳海关在对高级认证企业进出口特殊物品实施“四个一”便利化措施的基础上,将持续优化出入境特殊物品卫生检疫监管,实施分级分类分节点多元化精准监管新模式,出台系列检疫监管操作指南,规范工作流程,提升监管服务效能。

  

  “一企一策”加强企业获得感

  

  据悉,AEO高级认证企业贡献了深圳近半的进出口总值,是外贸增长的生力军。深圳海关将积极扩大AEO覆盖面,加大信用培育力度,支持培育更多企业通过AEO认证。同时研究加大对AEO企业的减少布控频次、实施优先查验等优惠措施支持力度。

  对于企业在生产经营通关中遇到的问题和梗阻,深圳海关将探索建立“问题清零”机制,运用海关12360服务热线、电子口岸服务热线95198、“中国海关信用管理”微信平台等,多渠道收集企业遇到的新困难、新情况,形成问题清单,及时研究、逐一消化解决,将问题逐个清零,解决企业的“急难愁盼”。

  “主动披露”是企业“守法容错”的重要途径。为鼓励企业提高自律水平、规范守法经营,深圳海关将进一步优化主动披露办理流程,提升作业时效,无特殊情况下30天内受理办结主动披露作业,研究扩大涉及检验检疫业务主动披露试点和业务适用的隶属海关。

  此外,深圳海关同时将加强涉企政策措施宣传、解读和操作指导,利用各种媒体等渠道和在线课堂、专题培训等形式,及时发布政策措施公告,推行“一企一策”精准帮扶,让企业听得懂政策、感受得到改革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