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凝聚起城市治理深沉而磅礴的力量

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助力打造高品质城市纪实

来源:羊城区域     2021年04月30日        版次:T06    栏目:    作者:周群文

     东莞市委书记梁维东“行走东莞”到万江

     东莞市城管局凤岗分局依法拆除辖区内一处违建

  

  文/周群文   图/市城管局供

  

  编者按

  

  近年来,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聚焦高质量发展,以精细化管理,着力打造高品质城市,取得一系列卓越成绩:2020年,东莞连续五年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继续蝉联国际花园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称号;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成功蝉联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三连冠”、全国社会治理创新示范市“四连冠”,连续三年政商关系健康指数排名全国地级市第一。在这一系列工作中,城管部门始终打头阵、当主力,作出了突出贡献。为此,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连续三年被评为工作优秀市直单位,连续六年被评为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先进单位,连续三年获评全国城管队伍“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先进单位。

  进入新发展阶段,如何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带着这个课题,省住建厅专门组成调研组,实地探究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那一串串光环背后成功的密码。近日,《中国建设报》以专版纪实文章进行了报道。其中,诸多卓有成效的做法,值得学习借鉴。现节选转载如下:

  

  寒来暑往,春华秋实。在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一代代城管队员爱岗敬业,精耕细作,他们是为民服务的孺子牛、城市维护的老黄牛、城市治理的拓荒牛。近年来,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积极作为、主动担当,竭力配合市委、市政府打造高品质城市,取得了一系列出色的成绩:

  ——2020年,东莞连续五年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继续蝉联国际花园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称号;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在这一系列工作中,城管部门始终打头阵。

  ——2020年,东莞成功蝉联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三连冠”、全国社会治理创新示范市“四连冠”,连续三年政商关系健康指数排名全国地级市第一。东莞城管队员在大局下主动作为、在岗位上砥砺奋进,为此作出了突出贡献。

  ——2020年,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连续三年被评为工作优秀市直单位,连续六年被评为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先进单位。

  ——2020年,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连续三年获评全国城管队伍“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先进单位。

  进入新发展阶段,作为城管部门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近日,笔者对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进行了调研,试图破解一串串耀眼光环背后成功的密码。随着调研的不断深入,从奋战在一线的城管队员娓娓道来、如数家珍的故事中,笔者发现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深入推进共建、共治、共享,凝聚起城市治理深沉而磅礴的力量。

  

  共建  

  激发参与共建的内生动力,挖掘共建的内在潜力,增强共建的内涵魅力

  

  打造高品质城市,最深沉的力量在哪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要把广大基层群众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凝聚起来,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东莞,这个城镇化率高达92%的城市,常住人口846.45万,外来人口与当地人口的比例为71∶29。如此倒挂的人口比例,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党组感到了推进共建的必要性。

  全市注册登记的56.06万家企业,92.41%为民营企业;1.3万家为外资企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0%以上。如何落实“六稳”“六保”?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党组悟出了推进共建的重要性。东莞城管系统现有公务员324名、事业及执法编制人员843名、聘用协管员2868名。在2460.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履行着40项依申请类政务服务职能、92项依职权类政务服务职能、142项执法处罚事项。面对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经济体量和特殊的社会结构,强化精细化管理、打造高品质城市,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党组深刻认识到推进共建的紧迫性。

  ——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参与共建的内生动力。

  如何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最根本的途径是群众路线,最有效的方式是群众工作。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党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四个打造”直接点燃群众参与共建的激情:一是打造园林环绕的诗意生活。二是打造洁净宜居的生活环境。三是打造顺畅优美的出行环境。四是打造时尚宜人的公共设施。坚持“从群众中来”。畅通市民参与城市治理渠道,通过网络发起各种形式的问卷调查,鼓励群众建言献策。坚持“到群众中去”。东莞市“四套班子”带头开展“行走东莞”活动,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认真筹划、精心安排,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据统计,2020年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行走东莞”约20万人次,发现和整改问题30.2万个。

  ——顺应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追求,挖掘共建的内在潜力。

  着眼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开展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从体制内挖掘治理潜力。一是横向凝聚整体合力。建立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城市治理体系。“四套班子”犹如“四驾马车”,涉及城管工作的四个行业协会积极配合,合力拉动城市共建共治,形成了人人参与城市治理的生动局面。二是纵向传导责任压力。针对市级直管镇街的“扁平化”体制架构,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深入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两年来,委托下放事权133项,进一步精简服务和执法程序,提高管理效能;选派年富力强的公安干警充实到城管队伍,鼓励城管骨干下派到基层一线任职,充实基层力量;实现由联合执法向综合执法的跨越式发展。三是末端激发共建活力。强化基层治理,夯实专业基础,“借他山之石以攻玉”……这些细微有效的举措,让全社会体会到城管部门的“玉壶冰心”。

  ——顺应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增强共建的内涵魅力。

  进入新发展阶段,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党组立足本职,主动作为,以共建共治共享内涵型增长,积极适应国家构建“双循环”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的需要。一是用国际化激发群众奋斗精神。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党组紧紧围绕东莞城市发展定位,加紧谋篇布局提升共建的内涵品质,以治理违建提升土地使用效能,以环境治理攻坚优化生活空间,以“五线”整治、“六乱”整治和扫黑除恶优化营商环境,以城市基础设施的良好维护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助力东莞由“世界工厂”向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国际都市华丽转型。二是用智能化激发群众创造精神。目前,该市15个市直部门及33个园区、镇(街)已纳入市级平台监管,完成省平台、智网工程、镇街子系统“三对接”工作,同时共享14万路市公安部门视频系统;初步实现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改造升级,智慧城市的愿景一步步成为现实。三是用精细化激发群众工匠精神。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和《东莞市城市精细化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构建了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制度框架和质量标准。

  

  共治  

  蹚出一条“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路子

  

  面对违法建设较多、市容市貌较乱以及管理手段粗放等系列问题,近年来,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城市治理新格局。“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划桨开大船”,终于蹚出一条“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路子。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提升政治站位高度。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始终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于城市治理全过程,推动党建与主责主业深度融合,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一是强化思想理论武装,提供坚强精神支柱。二是创新党建形式,提供奋斗内生动力。三是注重实践锤炼,提供人才支撑。东莞是广东省第一个挂牌成立城市管理培训学院的城市,十分注重人才培养。

  ——坚持以自治为主体,挖掘城市治理深度。着眼于调动基层自治的积极性,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认真学习借鉴“枫桥经验”,完善群众参与基层自治的制度化渠道,源头治理成效明显。一是明确基层自治主体责任。二是充实配强基层自治末端。推行“路长、巷长、所(站)长”制,在社区一级普遍成立城市管理办公室,实现“城管进一线,服务面对面”。三是奖优罚劣提升自治效果。

  ——坚持以法治为支撑,加大城市治理力度。打造高品质城市面临诸多难以推进但又必须整改的问题。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在推进城市治理的实践中,坚持依法行政,执法律重器、走法治渠道、用法的刚性,强化了城市治理力度。相继出台《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条例》《燃气管理办法》《公园管理办法》《东莞市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联合执法实施方案(修订)》等多个政府或部门文件。同时,深入扎实的普法宣传,为依法治理赢得了群众的广泛理解与支持。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近年来,该局坚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狠抓机关和队伍执行力,卓有成效推进一系列治理行动。

  ——坚持以德治为滋润,蕴含城市治理温度。“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深入贯彻“721工作法”,即70%问题用服务方式解决,20%问题用管理方式解决,10%问题用执法方式解决。一系列的人性化、精细化服务,提升了城市治理温度。近年来,全市没有发生一例城管粗暴执法事件。随着公共环境卫生不断改善,群众的幸福感悄然上升。截至2020年,该市燃气安全事故基本杜绝。

  

  共享  

  让高品质城市营造高品质生活、高品质生活滋养高素质人口、高素质人口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充分利用自身服务平台和载体,提升共享的内涵品质,紧跟形势发展、紧扣时代主题、紧贴群众生活,以“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积极作为和鲜明导向,催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了良性循环。

  ——精细化管理助力营商环境呈现良性循环。一是以浓厚的“家园文化”护住基本盘。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嵌入“家园文化”,在外来人口和客商中培育“第二故乡”情结。五年来,莞籍人口净增加69万,每年人口净流入保持在10万人以上。2020年全市实有市场主体达134.1万户,同比增长8.26%。二是以深厚的“寻根文化”唤回投资商。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古村修饰焕青春,何人不起故园情。2020年,全市共引进外资项目3943宗,实际投资1500亿元,同比增长25.42%。三是以雄厚的“创新文化”吸引人才客。五年来,全市集聚高层次人才15.6万人,年均增长超过20%,其中双聘院士16名、省市领军人才123名;2020年,东莞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6381家,居全省地级市第一。

  ——垃圾分类引导人民生活习惯呈现良性循环。垃圾分类关系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资源节约利用,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2020年以来,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强势推进,效果显著,在2020年第三季度全省生活垃圾分类第三方评估中,排名珠三角地级市第一,并在2020年垃圾分类全国现场会上介绍经验。

  ——内涵式景点滋养人民精神气质呈现良性循环。“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景点往往是人民休闲养生、修身养性的最佳去处。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注重各类景点的文化涵养。满眼是风景,脚下有文化。春风拂面过,入心气自华。虎门销烟博物馆、松湖烟雨、黄旗山、东莞图书馆等城市人文景点,滋养人民精神气质呈现良性循环,激励广大青年奋发进取。

  ——良好的成长环境催生队伍建设呈现良性循环。面对打造高品质城市的战略目标,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党组深感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必须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城管队伍,才能确保不辱使命、不负重托。近年来,他们深入推进“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这支队伍逐步炼出“担当的宽肩膀”,铸就“成事的真本领”。

  展望“十四五”,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党组依然坚持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导向,以“品质东莞、幸福家园”为主题,以深化“共建、共治、共享”内涵为抓手,明确了依靠“法治化规范化”“信息化智慧化”的“双轮驱动”,持续落实落细城市精细化管理“五件套”机制,开展“城管进一线、服务面对面”,创新建立群众满意度第三方测评机制,统筹谋划“补强一个基础建设短板、推动‘两个一百’工程、完善三个城市服务管理体系、夯实‘四个支撑’”的总体工作思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方位提升城市服务和管理水平,增强“高品质城市”的内涵魅力,强化东莞对高端产业和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助力市委、市政府加快打造适应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以更加主动、更加突出的作为,进一步赢得人民群众的良好口碑,树立更加亮丽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