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追寻东江英烈印记 忆惠州革命伉俪的峥嵘岁月

来源:羊城区域     2021年06月18日        版次:ZHA15    栏目:    作者:何志成、李海婵

     何励(左五)下乡劳作

     位于下塘街的何励故居,现已拆迁

     何励(前排左三)受邀到周总理家中做客

     何励

     五位战友1949年在博罗县城解放后合影,左二为何励

  

     统筹策划/羊城晚报记者 陈骁鹏 马勇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惠州这片热土上,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我们享受着前人披荆斩棘换来的幸福,他们的满腔热血与无私奉献值得惠州人民铭记并传递下去。

  即日起,羊城晚报《惠州文脉》推出“追寻东江英烈印记”栏目,深度“揭秘”鲜为人知的本土英雄,还原历史,致敬先烈。本期刊登何励、彭泰农这对革命伉俪的事迹。他们因革命相识相恋,共同为理想信仰浴血奋斗。不幸的是,彭泰农为掩护同志突围时中弹牺牲,年仅28岁。万分悲痛下,何励临危托孤,转身投入战斗,成为东江纵队唯一手持双枪的英雄女战士。   (李海婵)

  

  

  “双枪女战士”何励:

  临危托孤 投笔从戎

  

  作者/何志成

  

  何励,原名何丽琴,1921年10月出生于惠州市惠城区下塘街,在家族同辈女丁中排行第七,家族中称之为“七姑娘”。她早年投身革命,是东江抗日先烈彭泰农遗孀。在彭泰农壮烈牺牲后,她临危托孤,投笔从戎,是东江纵队唯一手持双枪的英雄女战士,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立下卓越功勋。

  

  走出闺门 抗日救亡

  

  惠州上下塘街何氏家族,在清末民初富甲一方。后来虽家道中落,但到何丽琴(后更名何励)这一代,家境依然殷实。何丽琴幼年在家接受良好教育,1937年走出闺门,入读惠阳县立女子师范学校。

  卢沟桥事变后,抗战全面爆发,抗日救亡运动席卷全国。那时候的何丽琴与同学高唱抗日救亡歌曲、派送传单、演讲动员、演街头剧,鼓励人们积极抗日救亡,惠州古城大街小巷都回荡着她和同学振奋人心的抗日呼声。

  1938年上半年,惠州学生抗日救亡运动进入高潮。当时惠东白花人彭泰农受中共广东省委派遣,从平山调到惠州组建中共惠州中心支部,任支部书记,掀起抗战献金、募款劳军、抵制日货、查缉汉奸等活动热潮,声势浩大。

  当年10月,日军在大亚湾登陆,何丽琴便跟随彭泰农等撤往博罗,成立博罗战时工作团,并以该团名义与黄麻陂中共地方组织取得联系,将黄麻陂抗日自卫团大队改造为中共领导下的抗日武装。1939年,何丽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与她的导师、战友彭泰农结为夫妇。

  

  改名“何励” 为夫报仇

  

  1940年春,根据中共东江特委指示,彭泰农与妻子何丽琴转移到紫金新智小学,开办夜校和妇女识字班,发动群众抗日。彭泰农讲课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到夜校听课的群众越来越多。何丽琴也在学校附近的新围、白门楼开办夜校和妇女识字班,每天晚上都坚持上课,风雨不改。

  由于工作需要,当年12月彭泰农夫妇由紫金调到和平县,负责和东区区委工作,彭泰农的公开身份是和平四联中学语文教员。当时四联中学所在地在和平县第三区(包括彭寨、林寨、古寨、东水、贝墩等13个乡),是中共东江后方特别委员会地下组织活动的重要阵地,彭泰农夫妇在那里工作了半年,培养了一大批抗日力量,激励不少青年奔赴抗日前线。

  1942年“粤北事件”发生后,彭泰农遵上级指示告别妻子何丽琴,离开河源调往东江游击队任职。1943年3月3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港九大队政训室驻地因奸细告密,被日军包围,彭泰农为掩护同志突围中弹牺牲,年仅28岁。

  彭泰农牺牲后,东江游击队党组织为保护何丽琴母女生命安全,派人通知何丽琴母女紧急转移。悲痛之下,何丽琴急忙将女儿彭笑阳送回惠东夫家抚养,并请她的四哥日后对女儿多加照顾。

  安顿完,何丽琴便在茫茫夜色中投奔东江游击队,并改名“何励”。“励”和“丽”同音,更主要是寓意“励志”为夫报仇。她加入东江游击队后手持双枪,英勇作战,成为东江纵队有名的女中豪杰。

  

  东纵北撤 重返东江

  

  1945年7月,东江纵队挺进粤北山区,何励留任中共从化县委组织干事,负责党务建设和配合从化县委书记陈江天工作。他们将东纵留下的8名战士和30名后勤及伤病员组建为一个独立大队,担负牵制敌人的任务。东江纵队大部队离开从化后,何励跟陈江天深入山区,发动群众和党员解决部队给养,开展武装斗争宣传,不断扩大活动范围,配合东纵大部队作战。1946年东纵北撤后,中共北江指挥部命陈江天、何励再次留下,带着十多人的武装小队转入增城北部山区进行隐蔽斗争,配合东江三支队恢复和开展军事行动,其间何励和陈江天结为夫妇。

  1947年3月,国民党广州行辕调集了大队人马来惠州,试图消灭在稔山、霞涌、澳头、大鹏等沿海地区活动的共产党领导的大亚湾联防队。遵照上级党委指示,何励与陈江天于1947年4月把刚满6个月的小孩留给当地农民抚养,离开从化重返东江。何励先后任中共河龙博县工委组织干事、河东县委组织部长。1948年3—5月,第一期清剿共产党部队军事行动开启,进攻江北、九连地区人民武装力量。何励与陈江天所在粤赣湘边纵第三支队与兄弟部队奋起反击,粉碎了国民党进攻,取得“红五月”反清剿战斗的胜利。

  1949年3月陈江天率部在博罗公庄伏击敌营,何励担负战勤任务,此役歼敌260余人。1949年9月,何励随夫配合粤赣湘边纵向惠州挺进,在博罗石坝三角岭把南逃的国民党196师截住,激战两天三夜,毙伤该师营长以下官兵300余人,解放了河源、博罗、龙门等一批城镇。10月16日,陈江天、何励所在的粤赣湘边纵第三支队开进博罗县城,博罗全境解放。至此,何励自东纵北撤后重返东江之战,完满地画上句号。

  

  曾受邀到周总理家作客

  

  新中国成立后,何励先后在番禺、江门、佛山、新会、肇庆等地担任地方领导工作。1955年前后,在惠东白花镇农民的帮助下,何励终于找回了1943年托孤的女儿彭笑阳,将女儿接回新会县。至此,失散十余年的母女终于团聚。

  1959年10月,在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全国群英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全国各地的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代表齐聚。时任广东省新会县委书记的何励,代表新会县出席参加。会议期间,她受到毛泽东主席、朱德委员长、周恩来总理以及陈云、邓小平、彭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受周恩来总理邀请到家中作客。

  1983年12月,何励离休。1988年12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肇庆城区老战士联谊会成立,何励当选为理事长。当时何励已67岁,她不顾年老体弱,继续以身作则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发挥革命余热,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2002年3月6日,何励在肇庆病逝,享年82岁。

  

  

  

  “抗日英烈”彭泰农

  28岁牺牲短暂一生弥足光辉

  

  彭泰农(1915—1943年),又名彭泰,惠东白花镇瓦塘村人。年少时他便接触先进思想,辗转多地宣传抗日救亡运动,积极发展党的组织。1943年,彭泰农为掩护同志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8岁,一生虽短暂却十分光辉。

  

  少时读书撰文 揭露残酷统治

  

  少年时,彭泰农的父亲在邻村任教,便把他带到学校读书。1923年父亲因参加革命活动被通缉,离开家乡,彭泰农则转到邻乡凌云小学就读,一年后又转到白花圩皇华小学,1931年考入平山青龙潭乡村师范学校(简称“乡师”)。在校期间,彭泰农与同学组织读书会,阅读鲁迅的《呐喊》《彷徨》和邹韬奋的《萍踪寄语》等书刊,了解中国社会状况,思想日趋进步。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彭泰农与同学组织抗日宣传队,到惠东平山、白花等地写标语、画漫画,发动群众抗日。因时局变动,彭泰农两次失学,后经熟人介绍,到广州龙眼洞教书。期间,他经常撰文寄给香港《大众日报》和广州《珠江日报》刊登,揭露国民党的残酷统治。

  1936年9月,彭泰农回到惠阳,任惠阳民众教育馆馆员,组织青年学生读书会,辅导青年阅读进步书刊。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后,惠阳各地恢复中共党组织活动,彭泰农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发展吸收卢伟如、黄道明、叶子良等人加入共产党,成立支部,隶属中共南方临时工作委员会(简称“南临委”)领导,使党的活动在惠阳步入正轨。

  

  秘密发展党员 宣传抗日救亡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抗战全面爆发,抗日救亡运动席卷全国。彭泰农在惠州报刊发表《告东江父老兄弟姐妹同胞书》,号召东江儿女团结起来,反对日本侵略。接着彭泰农又到平山,组织“抗敌后援会”,发展党组织。

  1938年上半年,惠州学生抗日救亡运动进入高潮。彭泰农根据中共广东省委的指示,从平山返回惠州,利用民众教育馆作掩护,深入工厂、学校等地,先后发展多人入党。同年5月,成立中共惠州中心支部,彭泰农任支部书记,联合组织“惠阳学生抗敌联合会”,开展为抗战献金、募款劳军、抵制日货、查缉汉奸等救亡宣传活动,声势浩大。

  当年暑期,彭泰农还以民众教育馆馆员身份参与发起成立“惠阳儿童抗日救亡干部训练班”,学员中有祝兆乾、何伯深、何杰、杨少波等。这些热血青少年以文艺为武器,活跃在惠州的每一个角落。他们慷慨激昂地在街头演讲,到处教唱抗日救亡歌曲,使全城响起了“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高昂歌声。他们还自制道具在十字亭、东新桥头、平湖门等地演出著名话剧《放下你的鞭子》,教化民众团结一致共同抗日救国。1938年8月13日,由彭泰农主持的《潘小飞抗战漫展》展出,《婴儿何罪》等100余幅作品受到观众好评。

  1938年12月,日军撤出惠州后,彭泰农参与组建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东江区队的“惠阳抗先队”和“抗先惠州办事处”,办公地点设在西湖“荔晴园”。他们在平湖门外“煜庐”边建立秘密活动联络点,出版《大家看》壁报,用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宣传抗日道理。同时又与“东团”及第七战区“政工队”“军民合作站”等在中山纪念堂演出抗日话剧,把东江两岸的抗日救亡运动推向高潮。

  

  28岁中弹牺牲 列入英烈名录

  

  1940年春,中国共产党东江特别委员会(简称“东特委”)把彭泰农及妻子何丽琴派到紫金新智小学教书,从事地下工作。同年12月,彭泰农化名泰东,到和平县和东区委工作,公开身份是四联中学语文教员。1941年7月,彭泰农调到“东特委”任宣传干事。当月中旬,东特委举办青委训练班,下旬在河源黄村举办县委干部训练班。这两期训练班,均由彭泰农主讲斯大林的《论中国革命性质、任务》,毛泽东的《论新阶段》和党的方针、政策。

  1942年,东江特委决定把彭泰农调到东江游击队。12月,南临委在香港九龙举办县委干部训练班,东江特委书记林平安排彭泰农参加学习,并担任组长。1943年2月,训练班结束,林平又安排彭泰农到港九大队政训室继续学习。3月2日,接到敌人要对新界一带进行扫荡的情报,东江特委领导决定第二天转移,并制定了转移计划和行动路线。但因转移计划和行动路线被日本奸细侦知,日本出动大批宪兵包围了九龙新界整个村庄,彭泰农在掩护同志突围时不幸中弹牺牲,时年仅28岁。2015年8月,经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彭泰农被列入国家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何志成)

  

  

  彭泰农之女名为“笑阳”,寓意乌云散去

  对话烈士后人: 红色基因不可磨灭

  

  文/羊城晚报记者 李海婵

  

  近日,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何励、彭泰农女儿彭笑阳(后改名陈笑阳)。今年79岁的她,讲起父母的革命故事仍十分激动。父亲牺牲时,她还是襁褓中的婴儿,母亲忍痛托孤,十余年后母女才重聚。她说,出生于红色家庭,骨子带有不可磨灭的红色基因,影响了她的一生。

  羊城晚报:您的名字“笑阳”是什么特殊含义?

  彭笑阳:这是我父亲彭泰农取的名字,听说我出生时漫天乌云,父亲期盼出现灿烂太阳。那年也正处于抗日战争的艰难时期,他们希望笼罩在祖国的乌云尽快散去,人们脸上能够重现笑容,也是一种美好的期盼。

  羊城晚报:您对父母的印象是怎样的?

  彭笑阳:我出生不久,父亲就牺牲了,因此对父亲没有什么印象。我工作后千方百计想了解父亲的生平事迹,遗憾的是老家认识他的人基本都走了。

  在我印象中,母亲老实、善良、乐于帮助别人。她长期做组织工作,对同志都很爱护,有错误就帮助改正,宽容对待他人,宁愿苦自己,不苦别人,因此受到很多人的爱戴。一有什么好的东西,她也都是优先考虑别人,新衣服都是给家庭困难的亲戚小孩,我很少穿新衣,都是穿母亲的。在生活中,她要求我们要独立自主,自己的事情都是自己干,她绝对不插手帮忙。同时对我学习要求很严格,我记得很清楚,有一次考试不理想,她生气地把我的试卷丢在地上,询问为什么考得这么差。

  羊城晚报:父母给您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彭笑阳:我是红色家庭出来的孩子,身上流淌着父母的热血,对我影响很深远。参加工作第二年,我就入党了,听党话跟党走,至今有50多年党龄。在工作上要求进步,曾经被评为省劳模。我心里想着的是,不能给父母丢脸,不能给别人麻烦,能够帮别人都会帮。

  羊城晚报:如今您通过什么方式来怀念父母?

  彭笑阳:最近我找到了一些文章,才真正了解到了父亲的生平以及战斗故事,还在寻找更多父亲的资料保存下来,当做他留给我的纪念,也让子孙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