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珠海斗门

党史学习教育丰富多彩 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

来源:羊城区域     2021年06月18日        版次:ZXA14    栏目:    作者:杨雪薇

     小濠涌党史教育基地展馆

     斗门正在实施一批“民生微实事”

     斗门区卫生健康局开展“名中医斗门行”大型义诊活动


  文/图 杨雪薇

  

  珠海斗门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革命老区,传颂着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日前,斗门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到斗门镇小濠涌党史教育基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系列活动,并召开党史学习教育现场学习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传统的重要论述。斗门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全体成员在听取党史专家讲解后,与新入党党员代表一同重温了入党誓词。

  斗门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前往红色革命基地是斗门切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缩影。斗门不仅推动全区党员干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走在前、作表率,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还把党史学习教育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动力和成效,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用心用情用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落到实处。

  

  推进:营造党史学习热潮

  

  不久前,斗门在华中师范大学珠海附属中学礼堂开展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党史知识竞赛。当晚比赛十分激烈,各镇街代表团激烈角逐,进一步推动了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知识竞赛是检验全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体现。今年3月,斗门区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议召开后,领导小组会议、常委会扩大会议、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研讨班、区委理论中心组积极开展专题学习,与此同时,“十万党员进党校”、红领巾心向党主题队日互动等活动也有序开展,全区已营造出浓厚的党史学习教育热潮。

  据了解,斗门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斗门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消零售总额分别实现了15.8%、30.8%、32.7%、33.3%的高增长。斗门深挖工业增长潜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加快提升城市面貌,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创新:让党史宣讲接地气

  

  6月10日晚,红色文艺巡游之“秀美黄杨 善雅斗门”主题晚会在斗门礼堂精彩上演。晚会结合斗门本土传统文化、革命历史故事、先进人物事迹,精心创作出一批具有斗门特色的歌曲、舞蹈、小品、朗诵、粤剧等红色文艺作品,精彩演绎起斗门故事。

  这是在全市首创的“文艺+宣讲”红色文艺巡游,是斗门积极探索党史学习教育的新模式。一连两晚的晚会,为观众送上13个精品节目。斗门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斗门还将以“文艺+宣讲”的形式深入村居基层开展红色文艺巡演,结合斗门革命历史文化,用“地方戏”“百姓歌”生动讲述党的辉煌历史。

  走进基层的不止有红色文艺巡演,斗门早在今年4月就开办了理论夜校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村居。通过遴选了党史专家、道德模范、基层先进等34名宣讲员组建理论夜校宣讲团,深入全区129个村居,将党史学习教育送到村民家门口。

  “这是斗门宣讲活动的一大创新。”斗门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形式上,通过变白天讲为晚上讲,村民更有时间听;变单一讲为立体讲,村民更有兴趣听;变讲道理为讲故事,村民更能听得进。“在内容上,我们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与党史宣讲有机结合,用文艺表演吸引村民关注,用本地党史增强群众共鸣,用互动答题检验听讲效果。”

  为了让老百姓更方便接触党史学习,斗门投入3500万元,创新推动在全区101条行政村建设“村村通”广播系统、户外高清电子大屏信息发布系统、文明实践电视门户专栏、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微信小程序“四位一体”的“智慧一公里”项目,每日分时段推送党史知识、红色电影以及农业科普视频,实现学习场景从线上到线下,学习人群从党员到群众,学习区域从城市到农村的延伸扩展。

  

  传承:保护利用红色资源

  

  1937年9月20日,25岁的热血青年邝任生回到故乡珠海市斗门区(原中山八区),树起一杆鲜红的党旗,珠海第一个党支部——小濠涌党支部宣告诞生。革命之火迅速燃遍了斗门大地,也影响到珠三角和港澳地区。

  红色革命遗址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宝贵资源。斗门切实加强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有计划、有重点推动革命遗址普查、登记、评估和定级申报工作,让红色资源动起来、亮起来、活起来。目前已梳理全区革命遗址20处,建立红色革命遗址名录18处。

  据了解,斗门将投入5000万元,对小濠涌党史教育基地进行提升改造,建设斗门区党史馆。在设计理念上,斗门将以党史教育带动乡村振兴建设进行整体化设计,将党史学习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助推乡村文旅繁荣,实现资源融通放大。

  斗门还充分利用红色旅游历史文化资源,紧抓乡村振兴战略契机,把红色景点和乡村旅游紧密结合,设置了“中共小濠涌党史教育基地——新乡李屋村生产大队食堂旧址——上洲村——大赤坎烧味海鲜餐厅——排山古村”的旅游精品线路,追忆红色峥嵘岁月,寻味岭南古韵风情,让游客在自然山水间感受斗门红色文化。

  此外,斗门传唱革命歌曲也颇有特色。斗门关工委黄春炳以邝任生的事迹为题材创作了粤曲《濠涌抒怀》;斗门区保密局创作的富有时代特色的咸水歌歌曲《护航》,更作为珠海地区唯一入围作品,参与中央保密办、国家保密局主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保密宣教作品征集评选活动。

  

  落脚:解民所急办民所需

  

  今年6月7日,小濠涌村村民邝洪益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患有肢体二级残疾的他一直面临“如厕”难题。通过“民生微实事”居家安全改造项目,与他一样的22户残障人士及困难老人家庭迎来了一次居家安全改造,家中的洗手间完成了升级改造:有台阶的蹲厕“升级”为坐厕,并配套安装了安全扶手,免去了他和家人的忧虑。

  而在乾务镇湾口村,卧床已有12年时间的村民梁娟好则在家中得到了专业的护理和助浴服务。通过“民生微实事”失能群体康复护理项目,湾口村像她一样的6户失能卧床人员,都能享受到上门的康复护理服务。专业的康复护理团队每周上门三次,通过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助洁助急助医等形式,提供康复护理服务,改善失能村民的生活质量。

  民生无小事,点滴见初心。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斗门区把“民生微实事”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各行各业各单位广大党员立足本职工作,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截至目前,全区“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共确定实施项目624个,其中“民生微实事”项目421个。

  “解民所急,办民所需,这是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斗门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为群众办实事”就是要集中解决群众突出问题,以“民生微实事”为例,为群众办理的项目涵盖道路维修、路灯安装、排污整治、困难人群帮扶等,涉及金额近8700万元,约占全市的1/2。截至目前,已完成“民生微实事”项目77个,群众满意度超过95%。

  斗门要求职能部门岗位建功。通过职能部门提前介入,帮助每一个民生实事项目问诊把脉,协助镇街更快更好更科学地组织项目落地,提高项目设计的可行性、科学性,确保项目设计内容及预算合规合理。与此同时,斗门还链接全市优秀社会组织资源,与全市超过20家社工组织合作,实现129个村居社工进驻全覆盖,更好地发现、收集、归纳民生所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