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田家炳:“卖屋助学”“贷款捐校”

来源:羊城区域     2021年08月26日        版次:YD09    栏目:文脉故事    作者:危健峰、余灏

     田家炳


  田家炳自幼接受父亲教导的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他把朱柏庐《治家格言》熟记于心,终生不忘;且时常自我约束时刻检视、自我完善,数十年如一日!

  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田家炳敦品励学,从小就有做好人好事的理想。他暗暗下定决心,要成为捐赠“芳名录”上那样的人。生意成功后,他先是在香港和家乡捐助超过400项涉及民生和公益的项目,随后开始了对教育的无私奉献与支持。

  田家炳坚信:“中国的希望在教育”。他的财富几乎全都奉献给了教育。1982年,田家炳捐出自己的80%财富成立田家炳基金会;1984年,他将化工厂交给几个儿子经营,规定每年至少捐出工厂利润的10%用于公益,并从此全身心投入到以教育为核心的慈善事业中。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田家炳的企业和田家炳基金会的收入受到影响,以至于出现捐款承诺难以兑现的问题。为让捐款计划顺利实施,83岁高龄的田家炳竟然将自己居住了38年、价值过亿港元的别墅,以5600万港元的价格低价卖掉,然后把全部的款项投向了内地的几十所学校。而自己带着太太,租用一个公寓楼作为新家。

  “那时经济比较糟糕,但我已答应要给一些机构捐款,人家做了计划。所以决定卖掉房屋。一方面,觉得自己住这么大房子是浪费,另外卖掉的钱可以资助20多间中学,觉得这样更有价值和意义。”田家炳在媒体访问时说。当被问到,后来有没有心疼过,田家炳则回答:“看到一幢幢教学大楼的兴建,听到万千学子朗朗悦耳的读书声,不但经济效益更大,而且精神上的安慰也好得多。”

  2003年,为了帮助香港理工大学和城市大学从政府争取到更多配对资金,田家炳在捐出自己承诺的款项,又一时拿不出那么多现金的情况下,还贷款600多万港元捐献给了大学,这也成为香港公益事业中绝无仅有的美谈。2005年,为提前清付落实的项目捐款并扩大捐资,田家炳还将13万平方米、高24层的田氏广场售出,获得款项近3亿港币,将其全数捐献给了数十所大学、中学。

  为了教育随手就捐资百万、千万的田家炳,在香港却过着堪称清贫的生活。他没有自己的私家车,乘坐地铁,走路上下班;他一双鞋穿了十年,袜子补了又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每月生活开支仅3000元;他不搞排场,也不喜欢应酬,过80岁大寿,很多人要为他庆祝,他不摆酒,不办席。

  “良操美德千秋在,亮节高风万古存。”正是因为田家炳把慈善看得比金钱重要,把帮助别人当作自己最大的幸福,所以,他对自己生活的“吝啬”,正是他精神富裕和高贵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