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台榭二十余所亭馆为广东之胜”

来源:羊城区域     2021年09月10日        版次:ZHA15    栏目:    作者:文脉观察 李海婵

  惠州西湖的宗教文化与西湖开发紧密相连,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促进了惠州西湖的人文社会和人文景观的发展。 

  据《惠州西湖志》记载,西湖内有许多寺观、祠堂、庭院、庐舍、书院、墓、泉井、塔等宗教文化和人文历史等建筑,共约有27类246项。其中4榭、5台、5庙、9楼、9堤、10阁、14祠、18寺、20桥、32亭,共126项均为古代建筑保留下来的。东汉时的西湖虽然还是“山犹林莽,狼虎宅之”的“南蛮”之地,但在东汉献帝年间(约公元190年),就有僧人文简在湖边设置了“伏虎台”。“伏虎台”被认为是佛教文化传入岭南的最早记录。到了东晋时,便有了更加完备的宗教建筑。晋元帝(公元318年)时“建龙兴寺于湖上”,这是惠州西湖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佛教胜迹。隋文帝(公元590年)时,龙兴寺已经成为惠州“最胜之寺”。唐玄宗开元时,龙兴寺改名为“开元寺”。

  据有关史料记载,从晋到明代,西湖的宗教建筑物有龙兴寺、舍利道场、泗洲寺、泗洲塔、元妙观、永福寺、开元寺、嘉祐寺、准提阁、无量寿院、逍遥堂、罗浮道院、西禅寺、横槎精舍、圆通庵等数十座。早在南宋时,王象之就在《舆地纪胜》中说:惠州西湖“台榭二十余所,亭馆为广东之胜。”这些寺观庵堂、亭台楼阁的形成极大地丰富了西湖文化的底蕴。而历史上惠州西湖的名人也写下不少与西湖相关的诗文,对西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李海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