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惠州杨侨镇:

归侨侨眷占全镇人口超1/3

他们从国外带回来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与当地融合,形成了杨侨镇的归侨特色

来源:羊城区域     2021年10月22日        版次:ZHA14    栏目:    作者:陈骁鹏、马勇、李海婵、杨锦强、邓秋娣

     知青归侨文化展馆投资200余万,将再现华侨回国的历史

     坪塘办事处华侨新村环境舒适 杨侨镇供图

     原柑桔场归侨开启新生活 杨侨镇供图

     归侨正在制作小巧的越南粽

    

    

     知青归侨文化展馆展品

     1986年兴建的职业培训中心 杨侨镇供图

  

  统筹策划/羊城晚报记者 陈骁鹏 马勇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李海婵 杨锦强

  通讯员 邓秋娣

  

  近日,记者从惠州市博罗县杨侨镇获悉,当地正投入200余万打造一座知青归侨文化馆。杨侨镇(原杨村华侨柑桔场)曾是20世纪亚洲最大柑桔生产基地,1978-1979年间接收安置了8000多名越南归难侨。

  归国40余年,归侨、侨眷早已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目前,归侨、侨眷占全镇人口超过1/3。他们的身影遍布在各行各业,在当地的建设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们从国外带回来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与当地融合,形成了杨侨镇的归侨特色。在如此多元的环境下,杨侨镇包容开放的特质,领风气之先。

  

  “归属感”“安全感”常挂嘴边

  住楼房生活无忧惹人羡

  

  在坪塘办事处华侨新村,一栋栋二层楼房排列整齐,部分房屋悬挂着“侨心居”的招牌。村内公共基础设施齐全,处处绿树成荫,环境舒适幽静。初秋闲时,村民三三两两坐在屋前闲聊干活,脸上笑容质朴。

  宋启元一家围坐在家门口,向记者诉说着当年行走在中国与越南间沧桑的岁月。宋启元祖籍广西,祖上三四代就到越南定居、生儿育女。1979年,宋启元夫妇抱着刚两岁的小孩回国,此后一直在柑桔场工作,直至退休。现在他开了间小卖部,每月有近5000元的退休金。宋启元一家非常满足。

  今年60岁的归侨李永富吃完午饭,坐在屋前休闲地喝着茶。家门口种植着两棵树菠萝,种子是从越南带来,这是全家唯一与越南有关的物品了。在树下,他打开话匣子,其17岁便跟着父母回国,后在柑桔场工作。2003年,他承包村里土地开展种植养殖。“多亏了政府政策支持,十多年来,租金一直都是80元/亩。”李永富介绍,现在父辈每月有几千元的退休金,自己创业多年有了点积蓄,子女们都在外工作。“谈不上大富大贵,但生活无忧!”李永富展露笑颜说道。

  宋启元、李永富的生活是杨侨镇归侨、侨眷的缩影。这里曾经安置8000余名越南归侨,如今已繁衍至13000多人,占杨侨镇总人口超过1/3。一直以来,归侨在生产、生活、学习等方面都受到关怀。近年来,杨侨镇更是启动归难侨安居工程和华侨农场危房改造工程,共改造4414户危房户,改善了归侨及侨眷的居住环境。

  在国家的重视和政策扶持下,他们发挥各自的本领,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生活稳定。“归侨们的生活一步一步变好,在住房、看病、读书等方面的问题都基本得到解决。归侨逐渐融入了当地,生活水平都与当地居民无异,日子越过越好了。”一名基层工作人员透露,甚至有很多当地村民都很羡慕归侨。

  为了再现华侨回国的奋斗史和成就史,杨侨镇党委副书记何启文介绍,该镇已于2020年建成三层总建筑面积逾1300平方米的知青归侨文化馆,目前正在收集展品和进行布展前期准备,将以实物还原、图片文字记载和多媒体影像等多方式对外展示。据悉,这可能是全国首家以知青和归侨文化为主题的镇级展览馆。未来,可将历史文化项目与当地旅游业相结合,助力杨侨越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老旧展品承载着往昔岁月 归侨工作稳定待遇好

  

  目前,知青归侨文化展馆内存放着收集的部分展品。颜色艳丽的越南服饰、形状新奇的越南秤砣、破旧生锈的越南自行车、褪色老旧的木制行李箱,这些物品都承载着归难侨迁徙的历史。

  归侨颜训传捐赠了通行证、秤砣、煮锅、越南货币等十余件生活用品。每次看到这些东西,让他回想起过往的岁月。1978年,15岁的他跟着父亲走水路乘船回国,慌忙中只拿了一些生活用品。1979年夏天,父子两人和其他归侨停留在广西东兴接待站。

  随后,全国各地的华侨农场都前来接收和安置归侨,帮着搬行李、扶老人、抱小孩,场面好不热闹,让归难侨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父子两人激动地坐上了开往杨村柑桔场的大货车,同行还有十几辆车,浩浩荡荡地驶出东兴县城。

  “如今这些东西没有用了,但我也舍不得丢掉!”颜训传说,40年多来,从越南带来的物品一直保留在家里。“现在部分居民对越侨文化了解较少,就连侨二代、侨三代也对自己侨身份的概念很模糊,对侨迁历史、发展知之甚少。”颜训传希望,通过文化馆的展示,能够为后代保存下这份珍贵的文化印记。

  对此,杨侨镇公共服务办党支部书记叶运生深表认同。叶运生有着20多年侨务工作经验,讲起归难侨的故事,他滔滔不绝。上世纪中期,大批海外华侨回国,华侨农场应运而生。广东是全国华侨农场数量最多的省份,共有23个华侨农场。惠州有两个华侨农场安置归难侨,杨村柑桔场就是其中一个。

  杨村柑桔场于1951年创办,因归侨的到来,后更名为广东省杨村华侨柑桔场。为了安置好大量的越南归难侨,1978年,杨村华侨柑桔场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就盖起了十多万平方砖瓦平房,还购置了大批的物资与生活用品,一应俱全。“那时候,人们都感动地流下了眼泪!”归侨黄华德回忆道。

  杨村华侨柑桔场重视归难侨的工作安排。从进场第一天起,符合职工条件、身体健康的归侨均被吸收为农场正式职工,享受国营企业职工工资和福利待遇。年老体弱的归侨,农场也给予临时困难生活补助,为他们解决了后顾之忧。

  归侨在这里为新生活打拼。数千名难侨职工迅速成为各分场、生产队柑桔生产的主力军,为促进柑桔生产、经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上世纪八十年代,农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难侨职工有了大施拳脚、大显身手的机会,涌现了众多的种柑能手以及职工津津乐道的种柑超产万元户。

  

  归侨为当地发展贡献力量 特色食品受欢迎

  

  如今,走在杨侨镇,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归侨侨眷。经过多年的发展,归侨侨眷由“新”建设者变成了“老”建设者,为当地的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越南归侨的到来,是一股强大的动力。除了增加大批劳动力,归侨带来的政策倾斜,使农场有了更多资源优势。据查,上级拨给农场的安置费用有1000多万元,1978年至1982年的国家投资有755万元,两项相加超过2000万。这大笔资金,有用于难侨衣食住行,如修路建房等,更多的是用于发展生产,为如今杨侨镇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由于柑桔场接待安置的归难侨人数众多(仅次于英红场排名第二),与联合国难民署、中侨办关系密切,外事活动频繁,接受了较多的援助项目,如固定式自动喷灌站、职业培训中心以及无病毒大棚柑桔苗等。

  归侨从国外带回来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也逐渐融入当地,甚至形成了杨侨镇独特的“侨味”。据了解,在广梅线公路边和广梅汕铁路边,曾有归侨自筹资金开了“越华饭店”“华侨旅店”“南侨饭店”等,高峰期时有50多家。记者在走访中,看到居民在包粽子时用越南粽子馅,甚至于不少当地人还开了越南肠粉店。

  在文化相融的过程中,一些越南归侨的生活习惯也逐渐改变了。叶运生举例,在越南,红白事办得异常隆重盛大,几乎整个村都互相走动,吃上三天席面,请人表演合唱。但现在已简化,与本地人一样。原先归侨家庭会有的越南山歌对唱,也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