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惠州大亚湾

擦亮渔家文化名片 赋能文旅产业发展

来源:羊城区域     2021年11月04日        版次:ZHA13    栏目:文脉观察    作者:陈丽媛

  文/羊城晚报记者 陈丽媛

  

  渔家文化是大亚湾海洋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文献史料表明,大亚湾地区自古便是疍民聚居地。时移世易,逐水而居的疍民逐渐离船上岸,并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渔家文化。

  千百年历史流变,大亚湾独特的海洋民俗文化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流传下来,成为后人追溯历史文化渊源的载体。如今,大亚湾区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以渔家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产品成为一大亮点。

  近年来,大亚湾区加大力度挖掘整理当地文化资源,多措并举保护传承各类优秀文化和自然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目前,大亚湾区围绕“渔家文化”主题成功申报了4项非遗项目,包括省级非遗“渔家婚嫁”,市级非遗“渔民朝拜仪式”(杨包庙会)和“大王爷节”,以及区级非遗“渔家汤圆”。这些渔家传统民俗文化包括民俗、信仰、美食等,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基因。其中,“渔家婚嫁”习俗历史悠远,反映了旧时疍民“逐水而居,浮家泛宅”的真实生活形态,是当地最具文化魅力的非遗项目之一。

  山海之美,文化铸魂。随着大亚湾区文旅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越来越多游客、文化人士、专家等慕名而来,感受富有特色的渔家文化。

  记者走访发现,大亚湾区霞涌街道新村村毗邻海滨浴场“黄金海岸”。近年来,当地村民依托滨海优势和渔家文化特色,将自建房改造成独具海洋民俗文化元素的民宿,如今该村已成为深受各地游客欢迎的“网红村”。今年年初,新村村获评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值得一提的是,惠州市首个“渔村”展览馆——霞涌渔村历史民俗展览馆,也是坐落于新村村。据了解,霞涌渔村历史民俗展览馆围绕“渔家文化”主题设置了渔民服饰、生活用具、渔船模型等多个展区,通过实物、图片、声像等方式,生动展现渔村历史原貌和发展轨迹,集中展示霞涌传统渔家风情民俗文化。

  《大亚湾区文化发展改革“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推动渔家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把现代渔业、传统渔业和渔家文化旅游相结合,利用疍民的历史、民俗、饮食、生态等资源,发展休闲体验旅游,让更多的人感受大亚湾“渔家乐”海洋文化。

  显然,新村村基于滨海资源、渔家文化的特色发展思路,是大亚湾区推动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那么大亚湾区如何借滨海旅游的“东风”,推动非遗传统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院有关专家表示,惠州市相关管理部门可以加大促进非遗政策创新的研究,旅游产品研发部门可以着眼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性,站在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强化非遗内涵支撑的高度,加强政产学研合作创新,采取点线面结合的方式,推动非遗旅游系统构建及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