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化厂内的制糖厂车间 |
甘化厂老厂门,厂名为周恩来总理亲题 |
空置的厂房内仍挂着安全生产宣传标语 |
厂房内掉色的制糖厂牌匾 |
甘化厂内的文保单位标志 |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陈卓栋 彭纪宁 马勇 通讯员 谭耀广 西江河畔、北街潮头,两幢伟岸的红砖厂房吸引众多市民拍照打卡。今年77岁的钟仕国经常来到这里,凝视早已空置的厂房,回忆年轻时工作的岁月。这里,便是新中国甘蔗化工业起点:江门甘蔗化工厂(下称“甘化厂”)。 记者了解到,在近日公布的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中,甘化厂榜上有名。它沉淀着岁月痕迹、述说着昔日江门工业辉煌。目前,江门市已计划启动甘化厂工业遗产博物馆项目。不久的将来,甘化厂将以全新的面貌与江门市民见面。 “我们是亚洲第一糖厂!” 老一辈的江门市民还记得,1958年7月,周恩来总理前来视察正在建设中的“一五计划”重点轻工业项目:北街糖厂与江门纸浆厂。“甘蔗用途很广,应该大搞综合利用。”视察期间,周总理作出上述指示,并亲笔题名“江门甘蔗化工厂”。由此,两厂合并为甘化厂,一家综合利用甘蔗发展制糖、造纸等产业的联合企业由此诞生。 “我们是亚洲第一糖厂!”钟仕国还记得1963年进厂后,前辈经常跟他“炫耀”。据悉,甘化厂从波兰引进整套制糖设备,采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双碳酸法制造白糖。这使甘化厂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大型产糖工业基地,也是当时我国引进规模最大、第一个通过与国外资本及技术合作共建成功的项目。甘化厂的建成,使我国制糖工业在工艺及技术装备方面“晋身”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甘化厂也由此成为新中国现代甘蔗化工业的起点以及闻名全国的甘蔗化工业基地。 “莲花”“榴花”风行全国 首批进入甘化厂工作的肖志坚对那个辉煌年代印象深刻:“20世纪60年代,经济还比较困难,但同事们工作都很努力。每天铃声一响,全厂职工就准时到岗上班,风雨不改。”钟仕国还记得:“甘化厂有个运煤码头,过去运煤可没现在这么容易,那时都是用筐一点一点将原料搬到生产车间。虽然辛苦,但大家干劲都很足。” 文献资料显示,1966年,甘化厂年产蔗糖4.49万吨;到1975年,年产蔗糖达到4.8万吨。其出产的莲花牌白砂糖全国闻名。1977年,甘化厂继续进行技术改造,不断提高蔗糖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翌年,砂糖产量达5.88万吨。1980年,其出产的榴花牌优级白砂糖获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银质奖。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优先扶持广西、云南等产糖地区发展甘蔗种植业。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甘化厂也渐渐淡出历史舞台。 伟岸厂房展现“工业风”美学 甘化厂建成至今已有60多年,但其厂房仍不失气势。摄影发烧友周先生就经常过去采风:“那里的景象很上镜!”记者了解到,甘化厂厂房建于1950年代,当时的社会主义兄弟国家曾参与设计,因此厂房外观带有浓重的年代感。 据甘化厂工业遗产申报资料记载,甘化厂厂房依照承重框架的划分为横向三段以及纵向多段;厂房采用大面积开窗,既化解建筑的厚重感又增加内部采光;每格玻璃窗户中间自带转子可以旋转,给闷热的制糖生产线通风散热,极具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与艺术表现力,体现了工业美学与近代科学和实用主义相结合。此外,制糖生产线、桔水罐、码头、起蔗吊车、烟囱等具有强烈标示性的构筑物,体现了甘化厂工业遗产独特的滨水特征和产业风貌,又与当下流行的工业风审美不谋而合,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为江门留一段“甜蜜事业”记忆 江门是珠三角老牌工业基地,而甘化厂则是当年江门的“活招牌”。作为上世纪辉煌时代的见证,不少江门人都希望尽可能保存这段公共记忆。近日,一段1979年上映的电影《甜蜜的事业》片段在江门社交媒体圈中获得大量关注。这段影片便是在当年的甘化厂中取景,电影中的不少情节都取材于甘化厂。不少江门历史研究者表示,这段视频的传播反映了江门人对甘化厂仍有深厚的感情。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谭金花就认为,甘化厂是江门的城市名片,政府应做好规划,擦亮文化品牌。 记者了解到,2013年,江门市政府通过了《江门市甘化厂工业遗产保护方案》,划定了1.23万平方米的保护范围,保留糖厂主厂房(制糖车间)及仓库作为历史建筑,保留货运码头,对109台(套)生产设备实施原址保留。从2014年至今,江门市财政每年划拨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甘化厂工业遗产日常保护管理工作,加强对甘化厂工业遗产文物本体的安全保护,对工业遗产制糖车间厂房和设备开展保管维护,包括设置专业安防设施和聘请专门保安进行值守,对工业遗产周边环境进行维护等。 今年,甘化厂工业遗产博物馆项目被纳入江门市城市品质提升行动重要节点项目计划(2021—2025)。江门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江门市计划调拨资金启动甘化厂工业遗产博物馆项目,“希望通过做好甘化厂的保护工作,让更多年轻一代了解其中的‘奋进故事’,并激励更多的江门奋斗者,在这片热土上创造出更大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