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新医科+新工科”强强联手

松山湖科学城再添高校科研平台

来源:羊城区域     2022年03月09日        版次:DA13    栏目:    作者:余晓玲、松湖融媒

  羊城晚报讯 记者余晓玲、通讯员松湖融媒报道:3月7日,广东医科大学、东莞理工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共建松山湖医工融合创新中心、医工联合创新学院。接下来,两所高校将以两大平台建设为契机,在跨学科人才培养、产业孵化等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为松山湖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力支撑。

  广东医科大学与东莞理工学院均是首批扎根松山湖的高等院校,具有地域相邻、学科互补、人才互助的天然优势和合作基础。本次联合共建松山湖医工融合创新中心和医工联合创新学院,是医工联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活动期间,东莞市委副书记、松山湖党工委书记刘炜表示,当前东莞迈上“双万”城市新起点,确立了“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定位,拥有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等国家重大战略平台,亟需培养和引进更多高素质人才。在此背景下,希望两所大学立足大湾区及东莞优越的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环境,增强信心、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紧抓历史机遇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

  据悉,多年来,广东医科大学致力于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实践,开展“学院+书院+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医工融合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新模式,提升学校服务原始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的能力。

  “在新医科和新工科背景下,医工交叉融合是拓宽源头创新的新路径,是推动卫生健康发展与智能健康制造的强大动力。”广东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卢景辉表示,广东医科大学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重大需求,整合与东莞理工学院在生物医药和理工领域的优势,瞄准医工交叉融合学科前沿,携手在康复辅助器具、智能医药与健康、生物力学、新型生物材料等领域开展医工融合深度合作,通过学科专业交叉,在医工融合领域大力推动“科学研究新机制、人才培养新模式、产教融合新探索”,构建医工融合发展共同体,为东莞科技创新和大健康产业发展提供源头活力和智力支撑。

  同时,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东莞理工学院在人才引进培育、学科专业调整优化、重大项目平台建设、科技产业创新服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国际化战略实施等方面实现重点突破,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建设取得显著阶段性成效,形成加速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创造了地方高校超常规发展的“莞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