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东莞市人民医院退休医护重回一线同心战疫

来源:羊城区域     2022年03月09日        版次:DA13    栏目:    作者:文聪

     叶慧芳在采集葵花码信息

  

  羊城晚报讯 记者文聪摄影报道:三年前,叶慧芳从医院退休;三年后,她又一次站在了抗疫一线。记者8日获悉,东莞“02·24”疫情发生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外派人员较多,叶慧芳、黄玉群等20名退休的护理工作者积极响应医院党委号召,自上周五重回医院一线担任志愿者,协助开展核酸采集和相关临床诊疗工作。

  2月24日,大朗镇出现新冠肺炎疫情本土病例,东莞市人民医院按照上级要求,派出近百名工作人员赴市第九人民医院等开展医疗支援,并多次组织医护人员参加多个镇街大规模核酸检测,目前,仍有122名医护人员坚守大朗镇开展核酸采样。与此同时,医院启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救治防控预案,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医疗服务。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为更好助力东莞防疫工作开展,保障市民正常就医需求,叶慧芳、黄玉群等人重回一线。她们有的奔赴在医院核酸采样点为群众指引流程,有的在门急诊协助人员分诊,有的则来到手术室、消毒供应室、血液净化中心、产科、麻醉科、耳鼻喉科开展志愿服务,一个个熟悉且亲切的身影,构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这20名护理工作者中,老“红楼人”(东莞市人民医院也被称为“红楼医院”)叶慧芳于2019年退休,退休之前是医院设备科科长,退休后担任医院第三十一党支部书记。在这次志愿者活动中,她站岗核酸采样点,负责被采集人员的信息录入和分流等相关工作。由于现场进行核酸检测的人数比较多,采集工作忙碌紧张,一天站下来就是七八个小时。

  “医院护理部的同事到现场看我一直这么站着,都称赞我退休了还是这么有冲劲。”叶慧芳笑着说,其实几十年的职业早已经习惯了,“今年春节前后,我已经多次来医院参加志愿工作了。”

  核酸采集现场不仅紧张忙碌,还要面临一定的风险。“现场的检查者中也有一些粤康码打开后是黄码的。”叶慧芳说,“谁都不能保证前来做核酸检测的就全部是阴性,遇到这些可能存在的风险,我们要严格按照流程进行分流处理,作为医务人员,严格做好防护措施,没什么好畏惧的。”

  在临床科室一线,志愿者同样在行动。“离开工作岗位4年了,今日重返岗位,很开心能够和同事们共同作战。”原妇科护理组长周丽娟说,自己自1988年就到东莞市人民医院工作,“在医院工作了三十个年头了,有感情。医院有需要的时候,我们一起同心协力共渡难关,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