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东莞校外培训市场监管再“加码”

机构须将预收费资金全部纳入“一课一销”监管账户

来源:羊城区域     2022年03月09日        版次:DA14    栏目:    作者:邓窕玲

     东莞某校外培训机构,老师给学生进行课程辅导 资料图

  

  文/图 邓窕玲

  

  为进一步推动“双减”工作,东莞已于2月份正式实施《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管理办法(试行)》(简称《管理办法》)。《管理办法》规定,3月15日前所有校外培训机构须完成监管账户开设,5月30日前所有预收费资金须全部纳入“一课一销”监管账户。对此,一些培训机构表示,《管理办法》虽然很严格,但是能更好地规范校外培训市场秩序。而对于针对教培行业接连出台的政策组合拳,也让不少学生家长对于市场的健康发展充满信心。

  

  政策

  

  存管银行以“一课一销”方式监管资金  

  

  2月14日起,由东莞市教育局、中国人民银行东莞市中心支行、市银保监分局三部门联合印发的《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实施。

  按照《管理办法》规定,东莞校外培训机构应在本市范围内自主选择一家具备第三方托管条件的银行,开设唯一预收费资金专用存款账户,由开立专用存款账户的银行作为存管银行,存管预收费资金,实行“一机构一许可证一专用存款账户”。学员预收费用须全部进入该监管账户,不得进入校外培训机构其他账户或控制人个人账户。对于已收取的各类预收费款项,应当将存量预收费款项划转至专用存款账户。存管银行对专用存款账户资金的监管方式,采用“一课一销”方式进行。

  对于需要变更专用存款账户开户银行的,校外培训机构应提交变更申请,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原存管银行将监管项目资料及存量资金一并切换到新的存管银行账户。专用存款账户内的款项仅作为存管银行的一般性存款,存管银行不可挪作投资、理财等其他用途。专用存款账户资金仅允许存管银行根据《管理办法》规定及和校外培训机构合同约定划转到结算账户。

  据了解,近日东莞市教育局公布了首批为校外培训机构提供“一课一销”资金监管服务银行名单,共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东莞银行、东莞农村商业银行等16家银行。校外培训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尽快选择银行,将所有预售费纳入“一课一销”资金监管。

  

  不得一次性收取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

  

  《管理办法》规定,校外培训机构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按培训周期收费的,不得一次性收取或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按课时收费的,每科不得一次性收取或变相收取超过60课时的费用。学员在课程开始前提出退费的,校外培训机构原则上在15日内按原渠道一次性退还所有费用。学员在课程开始后提出退费要求的,应按已完成课时的比例扣除相应费用,其余费用原则上在30日内按原渠道一次性退还。

  那么,东莞课时费的指导价是多少呢?去年12月31日,东莞市教育局官网公布了《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标准》,对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在东莞市辖区范围内,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举办的线下学科类培训机构,培训范围包括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这些课程培训的具体基准收费标准是:10人及以下,55元/课时;11-20人,45元/课时;21-30人,35元/课时;31人及以上,30元/课时。各培训机构可按基准收费标准上浮不超过10%、下浮不限的原则制定具体收费标准。基准收费标准以45分钟为标准课程时长,实际时长不一样的,按比例折算。收费标准已包含培训材料费,培训机构不得收取或变相收取其他费用。

  

  声音

  

  机构:加强监管将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  

  

  在东莞从事教培行业10多年的黄老师表示,东莞对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很严格,这能更好地规范教培市场秩序。去年“双减”政策出台后,东莞教培市场进行了一次“大洗牌”,但有些中小机构还是“心存侥幸”、抱着想再“搏一搏”的心态,继续开展学科辅导。而《管理办法》的出台,给这些中小机构吃了一颗“定心丸”,让他们没有“蹦跶”的机会,要么严格按照政府规定执行,要么关门歇业。

  去年将教培机构转型为艺术培训机构的赵老师称,《管理办法》主要针对学科辅导类的培训机构,对艺术培训机构的影响小。一直以来,教培机构都是先收费后上课,有充足的“现金流”。业内流行一句话“现在花‘未来钱’”,换句话说,机构通常将收到的预售费挪用,用来拓展门面、壮大发展,而这些行为存在风险,一旦机构出现倒闭,则没有钱支付退课费,因为他们已把预售费提前花完,从而损害了学生的利益。

  

  家长:希望《管理办法》能真正落到实处

  

  住在万江的陈先生表示,他儿子从小学开始就参加学科辅导班,“我见证过东莞教培机构的繁荣,每年一大把钱花在儿子的辅导培训上”。自去年“双减”政策以来,东莞对校外培训监管力度很大,先公布了校外培训课程指导价,接着出台校外培训的资金监管措施,“重拳一个接一个,可谓威力极大。这也表明东莞落实‘双减’政策、为学生减负的决心。”他希望东莞校外培训市场变得更加规范,更加透明。

  在南城上班的曾女士坦言,她的孩子也上辅导班,每个辅导机构收费标准不一样,价格差异悬殊。“那时,我孩子上‘一对一’辅导班,一个课时要250元,一天上四个课时就要1000元,一个月就要将近1万元。辅导费是家里一笔大开销。”如今,教育局对课时费“明码标价”,10人及以下的班一个课时只要55元,价格非常实惠。另外,教育部门还对培训机构实行资金监管,家长以后不用担心机构“携款跑路”,“既减轻经济负担,又为消费者的权益提供了一重保障,希望《管理办法》能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