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深铁“铿锵玫瑰”绽放在抗疫最前线

来源:羊城区域     2022年03月09日        版次:ZA13    栏目:抗疫故事    作者:李天军、顾瑾

     深铁“铿锵玫瑰”绽放在福田抗疫最前线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李天军 通讯员 顾瑾

  

  3月的深圳,春花在枝头绽放。

  此时,在福田区沙头街道上沙村,一群“大白”日夜奔走。他们是支援深圳战疫一线的深铁集团抗疫先锋队志愿者。在百余人的团队成员中,女性志愿者共17人。她们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连续1个多星期日夜坚守,和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一起,化身温暖家园的守护者。

  在“三八”节来临之际,深铁抗疫先锋队的铿锵玫瑰正以战斗姿态全力投入福田区沙头街道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

  

  “主心骨”大姐毅然投身抗疫第一线

  

  3月1日晚上8点,顾娥和深铁抗疫先锋队的其他100余名志愿者一起,抵达福田区沙头街道上沙村。此时,按照市防控要求,上沙村已划为封控区。社区街道上,到处是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者的忙碌身影。

  顾娥是深铁教育培训中心的员工,也是接到集团党委征召令后最早报名参加的志愿者之一。“70”后的她也是一名司龄19年的老深铁人,资历深、经验足,平时是部门的“主心骨”,更是这次参与福田区抗疫服务队伍里的“老大姐”。

  接到集结通知后,顾娥匆匆赶回家收拾了简单个人物品,对丈夫说“等完成支援任务的时候再见”,告诉孩子“妈妈支援疫情防控去了”,安抚老人“防护好就不用怕”……而这样的对话,在深铁抗疫先锋队的女志愿者身上同样上演。这些在家里的贤妻、良母、孝女,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支援抗疫的第一线。

  

  倔强“女汉子”为爱出发

  

  上沙村,是福田区战“疫”的主战场之一。这对在深圳地铁运营管理办公室的陈彦慧来说,也是她今年遇到的最大挑战。

  3月1日晚,万家灯火之际,陈彦慧来不及吃一口已摆上桌的晚饭,收拾好衣物就紧急出发。出门前,5岁的儿子紧紧搂着妈妈的脖子不肯松手。

  1988年出生的陈彦慧,如今是深铁运管办的员工。约莫1.6米出头的个子,身材娇小匀称,说话温柔但性子倔强。作为运管办派出的女性志愿者,陈彦慧平时总是一身制服亮相,英姿飒爽的样子让她常被朋友唤作“叶子兄”。

  由于上沙村封控人数较多,同时为了确保防疫安全,陈彦慧身穿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和其他数百名志愿者一起24小时待命,近距离给封控居民派发物资,同时引导大家做核酸检测。

  晚上忙完后,陈彦慧会抽空给家里拨个电话,细细过问着孩子一天的情况。有时赶在宝宝睡觉前,还能和孩子简单说上几句。虽然牵肠挂肚,但因为心中埋着对家园更深沉的爱,陈彦慧选择义无反顾站上抗疫第一线,把自己站成柔弱却坚强的堡垒。

  

  95后女孩用自己的方式传递温暖

  

  郭青青是深铁市政设计院的一名给排水设计工程师,几次请战后获得批准,从工作岗位上直接赶到社区集结地点。身为一名“95”后,郭青青绑着马尾,清秀的脸庞仍透着一股稚气。支援期间,其他志愿者都尽量照顾她。但在郭青青心中,抗疫志愿者不分年龄,更不分性别。

  “大家经常会跟我说,‘你退后,让我来’,给了我满满的正能量。”郭青青说:“大家的这种精神一直鼓舞着我,让我坚守到现在。”巾帼不让须眉。经历一个多星期后,郭青青早已适应了身着防护服的工作环境,在上沙村里挨家挨户为封控的居民送物资。

  执行支援任务期间,这名98年出生的女孩用自己的方式纾解着居民的焦虑情绪——在派发物资的时候,她会用微笑和手势传达问候,还会在防护服上画笑脸,对着抗疫“战友”比心。

  距离上沙村抗疫志愿服务开始已经过去8天,封控区内,来自深铁集团的所有女志愿者发挥女性优势参与各项任务——深铁抗疫先锋队临时指挥部里,来自党群办公室的王若冰带领志愿者落实落细各项防疫措施;居民楼里,来自深铁投的胡旖雯用微笑送上生活物资;核酸检测点,来自深铁置业的叶仟千、姚婷婷柔声做好引导和提醒;来自深铁义工联的叶丽芬,不断提醒大家做好个人防护……在上沙区的各个角落,17位深铁女志愿者在一点一滴中传递着战胜疫情的决心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