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东莞义务教育公、民办学校起始年级学位供给较充裕 资料图 |
羊城晚报讯 记者文聪、实习生徐芙蓉摄影报道:26日下午,东莞市教育局举行“东莞市2022年义务教育招生政策微发布会”,发布和解读全市2022年义务教育招生政策。
据悉,5月9日10时-5月18日17时30分,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将继续依托招生平台实行同一时间段网上报名。初步预测,今年全市将有约25万名适龄儿童少年升读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全市义务教育公、民办学校起始年级学位供给较为充裕,总量能满足适龄儿童少年入学需求。
学位供需“总体平衡”
据东莞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健介绍,目前全市基本实现按实际服务管理人口规模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为在莞工作生活的全体市民提供公共教育服务,总学位供需基本平衡。按现有幼儿园大班和小学六年级毕业班人数,根据近年学生在莞“幼升小”“小升初”的比例,初步预测今年东莞市将有约25万名适龄儿童少年升读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
根据各镇街报送的数据统计,全市义务教育公、民办学校起始年级学位供给较为充裕;其中,公办学校提供接近12万个学位,比上一年度增加约1.5万个。总体上看,全市义务教育起始年级学位总量能满足全市适龄儿童少年入学需求。
“今年东莞将‘在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及在民办学校就读享受学位补贴的随迁子女人数占比不低于85%’纳入市政府‘硬任务’和民生‘十件实事’,鼓励各镇街、园区通过挖掘公办学位潜力和大力推行积分制入学民办学位补贴政策等方式,努力完成目标任务,提高义务教育阶段非户籍适龄少年儿童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王健称,目前各镇街、园区正结合入学需求进行各类群体学位规划,积分入学学位数以及优待政策学位数将在确定后及时向社会公布。根据今年“占比不低于85%”的要求,预计今年积分入学总学位供给数尤其是学位补贴数将大幅增加,欢迎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家长积极申请。
调整随迁子女入学条件
据了解,2022年东莞市继续深化义务教育招生制度改革,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落实“四不变”——免试就近入学政策不变、公民同步招生和网上报名方式不变、民办学校电脑随机派位录取不变、随迁子女积分入学方式不变;实行“三调整”——规范随迁子女入学条件、调整民办学校直升政策、加强学前教育学籍管理。
随迁子女入学条件究竟有何调整呢?王健说,对2022年5月18日后提出入学申请的随迁子女的入学条件,从“家长方持有效居住证或居住登记”调整为“持有效居住证”,即在2022年5月18日后申请入学的随迁子女,其非户籍家长必须要持有本市有效居住证。
而在民办学校直升政策调整方面,一是从2025年起不再实行幼升小直升对口入学政策,即从今年秋季起入学的民办幼儿园学生,毕业时不能通过直升方式入读对口民办学校;二是从今年秋季起取消跨镇街直升入学,即从今年秋季入学起,直升入学政策仅适用于同一镇街内符合条件的幼儿园直升小学或小学直升初中,不支持跨镇街民办学校(幼儿园)直升;三是规范转学插班生的直升入学问题,从今年秋季起转学到有直升资格学校(或幼儿园)就读的学生,毕业时不能通过直升方式申请入读对口直升学校;四是规范直升顺序,办学层次同时包括小学和初中的民办学校应首先通过直升或电脑随机摇号方式招收本校自愿报读初中的小学毕业生,有剩余学位的可面向在同一民办教育集团民办学校就读符合条件的小学毕业生直升申请。录取完符合条件的直升学生后仍有剩余学位的,应面向社会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