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民间博物馆如何走得更远?

多元经营自我造血、“博物馆+”增值……这些佛山博物馆(文化馆)都在探索

来源:羊城区域     2022年05月19日        版次:FA13    栏目:    作者:张闻、吴泳

     佛山民间博物馆(文化馆)丰富多彩

     雷锋博物馆

     渔业博物馆展示疍家渔民捕鱼工具

     市民在广东大观博物馆·佛山市岭南金融博物馆观赏纸币藏品

  

  羊城晚报记者 张闻 吴泳  受访方供图

  

  民营博物馆(文化馆)是一座城市博物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吃不了“公粮”的民营博物馆如何走得更远,近年来更受到社会关注。5月18日,记者走访了解到,近年来佛山依然有相当数量民营博物馆新开张运营。新环境下如何“活下去”,许多博物馆都有自己的探索。

  

  多元方式增强自我造血功能

  

  民营博物馆在运营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维持。为解决博物馆运营资金难题,坐落于南海千灯湖畔的广东大观博物馆·佛山市岭南金融博物馆走出了一条独有的发展道路。据该馆负责人介绍,日常运营除了各级政府补贴和企业补贴,目前主要依靠提供展览有偿服务的方式进行自我造血。该馆总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藏品多达1.2万余件,是目前国内一级文物最多的非国有博物馆,珍贵文物更是达到了1452件。通过征集高质量的新文物,不断扩大业内影响力,广东大观博物馆·佛山市岭南金融博物馆的知名度逐渐提升,该馆也受到国内许多城市邀请前往办展,同时还通过为相关部门单位提供文物和展览设计、策划等服务,以此形成良性循环发展,为博物馆日常运营开支提供坚实资金保障。

  互联网时代,博物馆该如何进行自我重新定义、赋能,走出“博物馆+”的发展道路,实现扩收增收,也成为不少民间博物馆思考的问题。以“奇石”为收藏特色的南海九江私人博物馆玄憬龙博物馆,也正走在“博物馆+”的道路上。

  “玄憬龙博物馆一年大概能获得省市区镇各级政府50万至60万元的扶持,但博物馆整体运营支出基本都要超百万元。”玄憬龙博物馆运营总监祝婉婵介绍,除了政府补贴,博物馆目前还尝试着做一些文创产品开发和策划,与地产、传媒、汽车行业进行跨界合作办展,让文化为产业赋能,实现收支差距逐年缩小,维持正常运转。2015年开始,玄憬龙博物馆受邀在岭南天地东华里建立分馆,打造以展示岭南文化的文创产品体验区,定期推出文创珠宝和非遗工艺文创服饰,实现增收创收。未来,玄憬龙博物馆还计划打造一个“岭南文化会客厅”,以“5G数字+场景化博物馆”相结合的方式呈现来自九江当地特色文化和特色产业,同时聚焦南海九江美丽乡村发展,借助文旅为乡村振兴赋能。

  

  重视挖掘间接隐藏效益

  

  博物馆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对于普罗大众而言,专门为观看博物馆藏品而花钱买票,不少人会觉得是一件“亏本买卖”。佛山有另一类博物馆(文化馆),借发挥博物馆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不可估量”价值,间接为整体效益服务。

  今年3月5日开始试运营的佛山雷锋文化博物馆是由佛山南海本土企业“佛心医药”在党建引领下建立的公益性文化馆。500平方米的展馆内,展出500多种类、1000多件雷锋文化藏品,包括1961年5月5日《人民日报》最早报道雷锋的模范事迹的原件报纸,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头版头条刊登的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等珍贵藏品。“博物馆将会坚持公益原则,未来将成为多家单位和学校的公益参观场所”,据广东佛心医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周琼玉介绍,由于博物馆所在地就是该企业总部,除了建馆时花费较大,后续日常维护主要是支付电费和导游费用。“我们是一家医药企业,号召企业员工向雷锋学习,本来就和企业文化是共通的。” 周琼玉表示,博物馆虽然不收费,但对弘扬企业文化和员工奉献精神的价值,远大于有偿运营产生的直接经济价值。

  与雷锋博物馆类似的还有南海区桂城街道凤鸣社区的渔业文化展示馆。该展示馆由村集体一间闲置的厂房改建,主要展示当年响应政府号召到陆上定居的疍家渔民历史及生活状态。“随着改革开放和职业发展的多样化,继续以捕鱼为职业的居民已经越来越少,展馆的主要目的为教育子孙后代饮水思源记住乡愁,不忘初心,也让更多外来的市民了解北区的渔业文化。”凤鸣社区党委书记谭仙斌告诉记者,该展示馆同时也作为村党员生活会、议事决策会的举办场地。“当然,北区渔村的集体经济并不宽裕,我们也希望疫情过去后,展示馆能聚集更多人气,促进村内渔民所得渔获的销售,为渔民带来‘财气’。”

  “其实,很多博物馆(文化馆)本身是不产生经济效益的。但是这个地方是一个聚人气的网红打卡点,只有丰富博物馆(文化馆)周边业态,才能为区域带来整体经济效益。”位于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紫南村的阿农湾农耕文化园综合管理部主任刘雪宏分享了她的心得。阿农湾农耕文化园2020年9月开业,内设有展示了2000余件民间古老农具展品的农耕文化博物馆。她表示,单算博物馆建设的经济账,肯定得不偿失。但文化园利用博物馆打造各种儿童体验区,同时配合园区其他20余种儿童实践游玩项目,让儿童在休闲中了解我国古代农耕文化,也才能整体实现农耕文化园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