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起湾金龙 受访者供图 |
中山起湾金龙第四代传承人杨国明 受访者供图 |
羊城晚报讯 记者林翎、通讯员禹媚报道: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了广东省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中山市彩扎(中山起湾金龙)项目入选。 彩扎(中山起湾金龙)诞生于中山市,起源于明末清初(约1640年),当时居住在城郊的起湾村民扎龙在四月初八浴佛节舞龙巡游祈福,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清代乾隆十五年(1740年)出版的《香山县志》有过记载。最初,村民因地制宜利用村边竹子等植物编织竹篸龙、树叶龙、纱龙在四月初八出巡,祈盼天、地、人和谐共处;后来村民彩扎金龙和十二生肖等在四月初八出巡祈求风调雨顺。因此,彩扎(中山起湾金龙)与当地百姓祈求风调雨顺的龙图腾文化相伴而生。 彩扎(中山起湾金龙)是村民利用村边的竹子,加上藤条、铁线、彩布、纱纸、本地野生植物和矿石提炼的颜料,通过绘画、扎作、上色、装配等工序进行彩扎,鲜艳热烈、色彩明快,具有浓厚的岭南文化艺术特征。 彩扎起湾金龙造型恢宏,龙头高1.3米、长1.8米,体现中国龙高大威猛的神韵;龙身有23个软节和硬节,全长63米,寓意生生不息、六六大顺;用一条麻绳贯穿整条龙作龙筯,起平衡和牵引作用。舞动金龙要200多人参与,舞起来起伏奔腾、气势磅礴,极具震撼力。彩扎起湾金龙面目和善,体现其民间吉祥物的属性,深受百姓喜爱,是中山慈善万人行巡游活动的常客。 彩扎(中山起湾金龙)以家族传承、师徒传承的多代传承人为实践主体,通过彩扎和舞龙巡游的方式进行实践和传承。至今为止,能够追溯的有五代传承人,其中第四代传承人杨国明是当今彩扎的骨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