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杨 每年新橘上市的季节,我总忍不住要买些回来。我喜欢新橘的味道,尤其是刚刚剥开时,还连着青黄的皮,一种独特的清新气息,就弥散在空气中。 更重要的是,我有一种奇妙的体验,一闻到这种气味,就如钥匙转动锁芯,能突然打开一个尘封多年的时光仓库。一瞬间,我在长江三峡橘林中居住的点滴记忆,就渐次复活,一幕幕铺展在我的眼前! 那是年少的时光,娴静的时光,充满幻想的时光。那时学业将成未成,人生、事业、爱情都尚在憧憬之中。未来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停留在午后的阳光下,随风摇曳,充满无限想象! 大学的三个多月专业实习时间,我是在长江三峡度过的。长江沿岸多橘树,生于秭归的屈原当年能写下“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橘颂》,显然是对这种果树太熟悉太有感情了。当时我们借住的小村庄,就在一片橘林中。这个只有零星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子,就挂在巫峡北岸的山坡上。村子距脚下的长江,也就是一望之距。当然,看着很近很近,但要沿着山势往下走,要想走到水边去,那要走上好一阵子。 我们刚来时好奇,有兴致时就走去看江水。每次往返一遭,都累得气喘吁吁。首先,要穿过橘子林,这个容易且惬意;接着要兜兜转转穿过各家开辟的、石头围起来的山坡菜地;然后是大片的乱石滩,大石头有几人高,穿过石滩就到了壁立的断崖边;找一处缓些的山崖攀援而下,会到另一个石台,然后继续寻路向下走,距离脚下的江水就越来越近了…… 但真要继续攀援,一路攀到水边去,半小时、四十分钟的时间总要花的。所以除非要赶江船去巫山县城,村里的人一般不会浪费体力走到水边去。因为你若只是想看风景,你去或不去,大江就在脚下。就算是站在村主任家(我们借住在村主任家)二楼的平台上看脚下的大江,和走去半小时到山崖上看到的,差别也并不甚大。 乡野多闲暇,这半年的时光里,我时常溜出去,在走不到尽头的橘林里转悠;有时去大山褶皱的峡谷中捉虾捉蟹,或和同学一起到溪流的水窝里游泳;有时也溜到乱石滩上去,爬上嶙峋的大石,身披暖阳,看江涛与航船,听汽笛呜呜…… 更多琐碎的时光,是站在楼顶平台上,听江风、看雾霭,感受山河远阔。对面的江岸,是断崖式拔地而起直插云层之上的山体。巫山出了名地多云雾,尤其是阴雨之日,或平日的早晚时间,半山腰里总缠绕着丝带一样的云,有时的云丝丝缕缕、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流动。山在云雾之中,时而半掩真面,时而完全躲起来,只留下一线灰黑的轮廓,真如一位笼着轻纱的羞涩女子。这里自古就有巫山神女的传说,大概就与山多云多有关。 阴雨天闲久了也无聊,有个兄弟把出发那天一时兴起带上的吉他拿了出来,空闲时就坐在楼上、对着下面的小院拨弄两声,引得左邻右舍的小姑娘、小孩子循声而来。这倒鼓励了弹奏者的兴致,原本并不怎么会弹的他,经过这段时间的闲情投入,也能完整地弹拨出几首曲子了。 我的手笨,只喜欢宁静地看看书,写写文字。兴致来时,喝点小酒。每周老乡坐船下巫山县城买菜时,我们总会央求他多带回几瓶迷你装的小酒回来。兴起时就抿上几口,也不需要下酒菜,因为这里不缺橘子。剥开橘子塞进嘴里,继续看书或看风景。 橘子的品种多,累加在一起,显得成熟季节超长,从秋天到冬天,绵延好几个月。我们刚来时,早熟的品种已经青中泛黄,而我们走时,早已漫山红遍。热情的老乡家里没啥东西,就经常送一些新摘的橘子来。带队的老师也大方,谁家有好的品种成熟,就让他们几箩筐几箩筐地挑来,一股脑全买下,堆在院子里,大家按各自所需随便拿。 村主任家的院子里也有几棵橘子树,当全树挂满红灯笼的时候,他大方地用手一指,“这两棵树都归你们了,随摘随吃,树上熟,最新鲜”。我们也不客气,走到楼下,抬手就摘。橘子刚才还长在树上,几秒之间就已摘下、剥开、塞进嘴里,那份独特的清香,至今萦绕脑际。 大概,那三个多月的时光,我把半生的橘子都吃完了吧…… 从三峡回来后,很快毕业离校、工作、成家,一头扎进茫茫人海,随着时代大潮沉沉浮浮。霓虹深处,时常会想起、提起那段橘林中的岁月,但却再也没有时间和机会重返那里。如今的我,在城市里辗转奔波20多年后再回望,常感慨在巫峡的那阵子,正享受着人生转折前的片刻宁静。那时候时间的流逝如此缓慢,每一刻都似从指缝间滑过,清晰可感。在这样的宁静中,此前20年的时光也在慢慢沉淀,感觉生命呈现出从未有过的澄明、通透! 我感觉自己的人生历程,也自那三个月后被天然分成了前后两段。前面是童年至少年、青年的年少轻狂,后面是走出小世界迈向大社会的碌碌奔忙,再不曾停下脚步。而那段时光的记忆,愈加显得珍贵。如此想来,那无疑将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之一! 时间如水流逝,转眼已不再年轻。阅历虽在增加,心身却日渐疲累。而那些难忘的时光中的点点滴滴,都留存在记忆深处。对我来说,拥有那段橘香氤氲的时光,岁月更添了几分宁静美好。偶尔回望时,还能给奔忙中焦躁的心灵带来片刻滋养和抚慰。 昨夜做了个梦,恍然又回到了那片生命中的橘林!
-
即时新闻
橘香
来源:羊城区域
2022年06月24日
版次:ZHA16
栏目:
作者: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