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默默守护近百年

探秘芦苞水闸不为人知的故事

来源:羊城区域     2022年06月29日        版次:FA13    栏目:    作者:梁正杰、刘倬君

    第一百七十八期

    此次抗洪行动中,芦苞水闸发挥了重要作用

    水闸控制室

     防汛人员用无人机监察水文情况

        如今的芦苞水闸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梁正杰 实习生 刘倬君


  6月14日开始,受连续强降雨影响,西江、北江上游来水不断增多,两江水位急剧上涨,并长时间维持高水位,直至6月27日洪水过程才基本结束,这是近15年来佛山地区最强的洪水过程,在此次抗洪行动中,三水芦苞水闸等水利设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再一次守护了傍水而居的居民。

  从1918年修建第一代芦苞水闸,逾百年时代变迁,芦苞水闸也历经更迭,三次修建、升级,见证了三水人民治水保卫家园的成果。如今,长堤内风平浪静、鱼虾嬉戏;长堤外绿草如茵、田园如诗。水来分洪,水满灌溉,在百年水闸的守护下,绕水而居的人民终于做到了与水共生共荣、和谐相处。


  水灾浩劫后修建第一代水闸


  回溯芦苞水闸,就不得不提北江大堤。作为珠江第二大水系,北江全长468公里, 流域面积4万多平方公里, 92%以上在广东省范围内。北江大堤则位于北江下游左岸,起自清远市石角镇骑背岭, 经佛山市大塘、芦苞、黄塘、西南至狮山,全长约64公里。北江大堤前身是13条独立分散低矮单薄的小堤,自宋朝起历经千年培修加固而逐步形成。1954年正式定名为“北江大堤”,是全国七大流域重点堤围,也是广州、珠江三角洲和粤港澳大湾区的防洪屏障。

  1915年夏天,广东连降暴雨,东、西、北三江水同时暴涨。西、北两江各属堤围崩溃后,芦苞涌口未设水闸,洪水沿涌直泄而下,广东多地成了一片汪洋,洪水如猛兽般在广佛大地上肆虐。广州一带首当其冲,江水上涨一丈多,长堤、西濠口、西关地区均被淹没。这场当时让人谈水色变的“乙卯水灾”,最终导致受灾人口达378万人,死伤10万余人,30多个城镇及大部分村庄被淹浸,广州被淹7天,灾情惨重。

  痛定思痛!这次水灾浩劫后,三水开始筹建、提升区内的治水防洪工程,芦苞水闸作为北江进入广州的最后一道关口,便是其中一项重要工程。

  1918年,广东治河委员会使用“关余”(关税中扣除偿付外债、赔款及海关款后的剩余款)一百万两筹建芦苞水闸,项目在1921年动工,并在1923年完工。

  建成后的芦苞水闸全长101米,共7孔,中孔为23米宽的无闸门溢流堰,两侧各3孔、每孔宽10米,采用平板钢闸门,闸墩及闸台均用木桩基础。1923年建成后次年分洪时,下泄水流集中于中孔,由于设计时对消能考虑不周,芦苞水闸建成的次年,闸后的护坦就被大水冲成26米的深潭,失去了控流作用。此后年年抛石抢险,但沙走石沉,冲刷情况一直未见改善。抗战期间,芦苞水闸更是不断遭受破坏,再加上连年失修,最终导致闸门启闭失灵,闸墩基柱浮露,整座水闸岌岌可危。

  尽管如此,第一代芦苞水闸仍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2006年被佛山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对研究广东水利史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如今,这扇1923年建成的旧水闸钢闸门仍矗立在水闸闸南广场,供市民参观、纪念。

     

    第一代芦苞水闸于1923年完工  芦苞水闸管理所供图


     

    1923年建成的旧芦苞水闸钢闸门


     

    1987年建成的第二代芦苞水闸 芦苞水闸管理所供图



  两次重修默默守护沿岸居民


  1956年至1957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对芦苞旧闸进行了大规模修复,增设了完备的消能设施及闸前铺盖,水闸流态转好,深潭逐年回淤,但因为闸基不稳,闸门残旧,难保安全,新建水闸势在必行。

  因老化损坏严重,1984年,北江大堤全线加固时, 芦苞水闸在旧闸前沿21米处按闸底槛高程4.49米(珠基)进行改建,设8孔钢制弧形闸门,闸孔高4米、宽10米,总投入约1643万元,第二代芦苞水闸于1987年建成。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新时期治水思路的转变,芦苞水闸于2005年再次重建,该闸采用4孔15米宽的平板钢闸门形式,且考虑到下游水环境,新闸底板高程降低了5米,即可在汛期分泄洪水,又可在枯水期引北江清流入广州珠江。重建后的芦苞水闸设计标准为百年一遇洪水、一级水工建筑物,设计最大分洪流量1200立方米/秒,4孔平板钢闸门,每孔宽高15米×3.5米,闸门由液压启闭机启闭,计算机监控系统控制。第三代芦苞水闸于2007年4月全面建成。

  从第一代芦苞水闸修建完成,历经几毁几修,它始终站在抗洪第一线,对减轻北江大堤两岸防洪压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广东省北江流域管理局芦苞水闸管理所所长潘锦江介绍,除了分洪功能外,芦苞水闸还可在平枯水期引水入涌,为农田灌既和改善水环境创造有利条件。近年来,水闸管理部门在充分发挥芦苞水闸防洪功能的基础上,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充分发挥大型水闸水资源调节作用,联合当地政府进一步挖掘芦苞水闸生态引(补)水力度,探索推动从防洪功能为主向兼顾生态社会综合服务功能转变及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