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九百年成四部志

来源:羊城区域     2022年07月13日        版次:ZT14    栏目:溯源    作者:丁思深

     不同时期的《长乐县志》

  

  文/丁思深

  

  人们都说,邑之有志,犹国之有史。志者,记录一方之封域、山川、户口、田赋、人文、物产、遗事、胜迹,以昭一道同风之盛,备一方之文献,乃一方之史录。它的作用是可以让职守此方者,有所依据、借鉴,找到治理方略;可以让生长于斯的后辈子民,知道自己的处境、源流,更好地继承发展。长乐,自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置县,至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历经元、明、清、民国,历时877年,近九百年的时间里,修志七次以上,成书仅见四部。

  最早的修志据说始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前令张大光主修县志,但未竣。县令毛元恩踵继,完成了修志任务,却未有志书存世。直到崇祯十一年(1638年),由当时县令黄景明主持修纂完成。黄是“温陵名士,长才博雅,蒐罗纂组,迄无遗訾”。可惜,书稿未来得及付印,社会动乱,长乐县城被盗贼攻破,制作好的印版便被付之一炬了。于今,亦未能见其全书,仅能在康熙二年的《长乐县志》中见其所作序言的残页。

  第三次修志在康熙二年(1663年)进行,由知县孙胤光主修,邑举人李逢祥主纂的《长乐县志》,是目前能见到完整版本的第一部县志。体例分舆地、建置、秩官、选举、人物、系年、艺文,共八卷。这部县志以论、赞、传为主,特别是以“论”“赞”为主要内容,所谓“志”的内容相对较少,大多只是作为辅助的内容出现。这部县志,可能印数有限,存世不多,就连道光年间的温训也没有看过,所以在其主纂的道光《长乐县志》中仍注明“已佚”。其实,这部县志不是没存世,在今天的浙江图书馆就有藏本,而且是很好的印本。需要提醒的是,此后编纂的县志,有的把“孙胤光”写作“孙荫光”,指的是同一个人。

  第四次修志在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由县令孙蕙主修,邑庠生孔元祚主纂。这次修志距上次修志才24年,主要原因是“皇上特谕各省进舆图册,并令郡、邑呈志,以成一统车书”。可见,这么短时间又修志是奉康熙的命令行事的。体例一如前志,也是八卷。孙蕙在《重修长乐县志序》中说:“距今二十余年,时至岁迁,事易境殊,尚有未补载者,非藉修葺,曷以垂稽?”实际上所能补载的东西也不是很多。其存世印本残缺模糊。我在点校此志初,原拟放弃点校。后来又觉得有点可惜。为补全璧,花了许多功夫,把康熙二年志和道光、民国县志进行比勘,有个别模糊句段则依据上下词语的意义作出分析判断,补全句段。最终全书仅缺不足一百字,未能补上,总算完成了全书的点校,印制出来。后在温训主纂的县志中,康熙年间前后所修两志俱被称作“旧志”,亦多为引用转述,可以说是奠定了县志的格局和基调。

  第五次修志,是在清嘉庆末年,阮元督粤拟修省志,要求各州县报送州县志。当时县长李昌霖委任邑孝廉吉履青撰编,因吉履青亡故,半途而废,无果而终,仅成一册而未能成书。第六次修志是在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由知县侯坤元主修,邑举人温训主纂。这次修志,体例有所改变,分舆图、沿革、职官、选举、舆地、山川、建置、经政、前事、艺文、古迹、宦绩、人物,共十八卷,818页。与旧志不同的是,增加了图、表、略、传四类。值得一提的是,“舆图”用方格控图以及广推至楼约分图来表示,“职官”用表格来表示,“宦绩”“人物”两类以“传记”形式来表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内容和形式都有新的进步。其中出现的“采访册”,是通过现场实际采访新增的内容。这是它的价值所在。道光《长乐县志·人物传》一共279页,分名流、烈女、耆寿、流寓、方伎、仙释类,其中“烈女”类占了167页,内容所记皆年少孀居寡守、抚孤成人的事迹,读来让人心酸肝痛。这就是大家有所闻说的《温志》。

  第七次修志是在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时县参议会第一次大会议决续修县志,并为此成立了修志局。县长张际清监修,修志局局长吉竹楼总纂。历时三年,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铅印出版了《五华县志》。我们通常称为民国《五华县志》。民国《五华县志》把康熙年间由孙胤光、孙蕙先后续修的《长乐县志》通称为“旧志”,把道光二十五年温训编纂的《长乐县志》称为“温志”。它与时俱进,大幅增加了编纂体例,分设舆地、营建、交通、实业、财赋、教育、选举、职官、礼俗、自治、艺文,共五册十七卷。可惜的是,其中的卷一、卷十至卷十四,共六卷俱缺而无内容。时去未久,已未能见民国《五华县志》之全豹,不能不说是一件极大的憾事。

  综观长乐修志史,可谓是起步迟、空白长、间距大。自宋熙宁四年置县起,直到明万历始有修志的记录,成书还延后到清康熙二年,使此前的县史几成空白一片,无从查稽。从《旧志》到《温志》也间距一百六十多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到目前为止,还是个谜。近邻的平远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才置县,比五华晚了近五百年,虽然亦仅剩一部总修之志书,但有九次修志记录。再者,五华老县志一直闭藏深宫(市、县方志办现存的均为省方志办提供的复印本)。尝闻朱文公晦庵出守南康郡(今赣州市),甫一下车而即询郡志。故君子谓其知所先也。不知今之职守吾邑之衮衮诸公,可有曾闻见过《长乐县志》耶否?吾也不知也!  

  (丁思深,嘉应学院原副教授,著有《长乐风物丛谈》《长乐人物丛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