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深圳首个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提升工作方案发布,不断完善其核算及运用细则

追求GEP与GDP“双提升”

来源:羊城区域     2022年07月26日        版次:ZA13    栏目:    作者:林园

     大沙河生态长廊下游水面宽阔适合赛艇活动

     深圳不仅看重经济发展,也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大沙河生态长廊上游穿过深圳大学城

  

  文/羊城晚报记者 林园

  图/羊城晚报记者 王磊

  

  近日,深圳罗湖区印发了全市首个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提升工作方案,通过提升物质产品、调节服务、文化服务三大指标,到2025年,该区GEP预期提升4%。GEP通俗地说,就是评估绿水青山的价值,衡量生态环境保护效果和绩效。去年3月,深圳正式发布全国首个GEP核算制度体系,被认为是先行示范区建设再出“风向标”式举措。

  从试点到标准推出,从评价体系到提升方案,深圳不断在完善围绕着GEP的相关细则。这座GDP突破三万亿、经济总量名列全国第三的经济强市,一直也在孜孜不倦追求GEP的量化和提升。

  

  精准制定GEP提升路线

  

  GEP核算是在客观评估“绿水青山”的价值,可以直观地掌握生态环境保护成效和区域生态系统状况,科学把握生态文明建设。

  去年3月,深圳发布全国首个GEP核算制度体系。以深圳市GEP核算技术规范为基础,结合罗湖资源环境现状及变化情况,罗湖区相关部门科学分析GEP变化曲线,精准制定GEP提升路线,于上周出台《罗湖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提升工作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了24项提升指标、49项具体任务。

  《方案》涵盖了生态修复等多项内容,也有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对应任务。比如,增加森林产品方面,方案明确了2025年林分蓄积量目标,全面提升森林碳汇能力。在深化生态能源应用方面,方案提出,成功谋划一批屋顶光伏项目。在降低水资源消耗,总用水量低于控制目标,供水能力建设实现质的提升。对于居民生活的环境,方案提出,集合立体绿化项目,源头控制交通噪声污染。此外,改善河流、大气环境质量,明确提出2025年控制目标。

  《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罗湖GEP预期向好,实现稳步提升,到2025年,有望在2020年基础上增长4%。《方案》既从源头上推动生态环境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对推动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借鉴意义。

  

  “GEP核算”在全市推广

  

  罗湖区的探索是深圳不断完善GEP核算和运用的缩影。GEP的概念是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驻华代表朱春全首次提出的,旨在建立一套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相对应的、能够衡量生态良好的统计与核算体系。

  2014年,盐田区在国内率先开展城市GEP核算。盐田区以科学的统计方式给绿水青山贴上“价格标签”,将无价的生态系统各类功能“有价化”来核算“生态账”。从2015年开始,这项针对政府部门的“生态文明考试”,每年都在盐田区举行。

  经过盐田区的几年实践,“GEP核算”得以在全市推广。2018年时,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其制订为正式的技术规范。据了解,该核算体系包含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2个,即自然生态系统价值和人居环境生态系统价值;二级指标11个,包括生态产品、生态调节、生态文化、大气环境维持与改善、水环境维持与改善、土壤环境维持与改善、生态环境维持与改善、声环境价值、合理处理固废、节能减排、环境健康;三级指标28个,包括直接可为人类利用的食物、木材、水资源等价值,间接提供的水土保持、固碳产氧、净化大气等生态调节功能以及源于生态景观美学的文化服务功能,水、气、声、渣、碳减排、污染物减排等指标。核算方法包括直接市场法、替代市场法、条件价值法、成果参照法、防护费用法等。上述核算方法均为国内外较为成熟的、具有代表性和通用性的技术方法,并通过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等专业机构的专家评审。

  

  探索“两山”双向转化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在深圳,GEP评定出来后,不仅仅是作为数据保留,政府致力于将其运用到具体工作中。

  比如,在盐田区,GEP指标纳入全区45个党委政府部门绩效考核、干部考核体系,尝试推进干部离任GEP审计,真正让生态资源指数成为政府决策的行为指引和硬约束,推动“唯GDP”政绩观的彻底转变。具体操作来说,研究人员收集每年的核算结果,分析每年的指标变化与职能部门工作的联系,并提出建议。GEP考核及提升任务将下达至各个部门。连续多年,盐田区实现了城市GEP与GDP“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

  到了去年,深圳在全球率先建立GEP核算“1+3”制度体系,深圳GEP核算工作获联合国、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普遍认可。“1+3”核算制度体系建设,也是全国第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制度体系。具体包括“一个统领”、GEP核算实施方案;“一项标准”、GEP核算地方标准;“一套报表”、GEP核算统计报表制度;“一个平台”、GEP自动核算平台。其中,深圳率先上线了GEP在线自动核算平台,可实现数据在线填报和核算结果一键计算,极大提高了核算效率和准确性。

  在此基础上,深圳将按照综合改革试点要求进一步扩大核算范围,完善核算方法,持续推进应用实践,探索“两山”双向转化路径,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可落地的先行示范经验。

  

  GEP核算对深圳意味着什么?

  

  “深圳奇迹”已经广为人知。从2011年到2021年,深圳GDP从首破万亿元到迈上三万亿元台阶,继上海、北京之后,成为国内第三个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的城市。GDP增长足够万众瞩目,GEP核算对深圳意味着什么?

  此前,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统计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显示,深圳市2020年度GEP为1303.82亿元。其中物质产品价值23.55亿元,调节服务价值699.52亿元,文化旅游服务价值580.75亿元,占比分别为1.8%,53.7%和44.5%。调节服务和文化旅游服务是深圳生态系统提供的主要服务功能。深圳市单位面积GEP为0.65亿元/平方公里。这个数值对比起深圳的经济总量来说,显得并不突出。

  深圳对于生态保护的追求还不止于此。除了制度层面的探索,深圳用了4年时间,完成摸清家底的大数据储备。从2017年起,深圳在全国率先综合采用遥感、地面调查、模型分析等方法,探索城市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方法;在全国率先开展高密度城市尺度地面调查,完成了全市891个植物样地、90177个植被斑块,150条动物样线,50个河流水生态样点的实地调查;历时4年系统分析了全市40年生态系统格局的时空特征与演变,对生物多样性数据进行集成,系统掌握全市生态系统结构、质量、功能数据,摸清了全市生态家底。

  探究其背后原因。深圳“用40年时间走过了国外一些国际化大都市上百年走完的历程”,与其他在快速城市化的城市一样,深圳的城市发展史也集中地展示了“发展与污染”的冲突,体现了“污染与治理”的碰撞。深圳通过多效并举,提升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细化程度,也为全国“绿水青山”高效转化为“金山银山”提供了新思路,对各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