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在莞实习真精彩!

“十校百人”计划实习生享受文化之旅,感悟东莞独特魅力

来源:羊城区域     2022年08月03日        版次:DA14    栏目:    作者:李洪宝、王默

     实习生体验莞香制作工艺

     参观东江纵队纪念馆

     交流活动现场,实习生畅谈感受

     在莞实习生共同参加“东莞印象”文化体验行活动

  

  策划/唐波 黄兴文

  统筹/余宝珠 陈思佳

  文/李洪宝 王默

  图/王俊伟 胡蝶 彭钦 梁颖恩 石梦卓

  

  由中共东莞市委组织部和羊城晚报东莞全媒体传播中心共同打造的东莞首届“十校百人”实习计划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7月30日,主办方组织来莞实习学生开启了一场“东莞印象”系列文化之旅,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亲身感受东莞的魅力。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文化之旅,更是一场全面展示东莞形象的发现之旅。从东莞展览馆到莞香非遗保护园,再到广东省东江纵队纪念馆,来莞实习的学生们不仅了解到东莞的过去和现在,也对未来在东莞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我对莞邑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参观活动的第一站是东莞展览馆,该馆占地面积3.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展示面积约1万平方米,不仅是当代东莞文物收藏研究基地,也是全面推介东莞的重要窗口。跟随讲解员的步伐,一件件藏品映入眼帘,向来莞实习生呈现千年莞邑的沧桑历史和新时代东莞发展的恢弘巨变。

  实习生罗慧敏目前就读于厦门大学金融系,作为东莞首届“十校百人”实习计划的一员,现在东莞市滨海湾新区经济科技金融局实习。罗慧敏告诉记者,她自己虽然不是东莞人,却与东莞有着奇妙的联系。“我的父亲在2008年就来到了东莞创业并扎根于此,我每年暑假都会来东莞小住一段时间。”罗慧敏说,此次参观东莞展览馆,为她提供了进一步认识东莞的绝佳平台,通过参观东莞展览馆,让她对东莞的历史文化及发展有了更加系统完整的了解。

  “东莞制造业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罗慧敏说,在她以前的印象中,东莞的制造业集中在中下游产业链,而近年来逐渐在往上游和智能方向发展。

  

  实地品香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莞香历史悠久,属沉香珍品,在古代属于进贡朝廷的佳品,极具东莞代表性。

  文化之旅的第二站是莞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园。该园坐落于大岭山镇百花洞,占地面积3400多亩,用于开展莞香制作技艺的生产性保护活动,被评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据介绍,目前保护园内有百年莞香母树3000多株,莞香树保有量达26多万株。

  “之前只是听长辈说起过莞香,但是没有这么细致地去了解过。”来自中南大学的郭嘉欣告诉记者,作为土生土长的东莞人,这次参观莞香非遗保护园也让她对莞香以及莞香制作技艺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讲解员介绍了莞香树的生长情况以及药用价值,管理员还向我们详细讲解了莞香的制作工艺,这次参观令我的收获很大。”郭嘉欣说。

  来自墨尔本大学的戴晓琳则是第一次见到莞香树,这对于她来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莞香的种植和加工过程。”戴晓琳说,莞香作为东莞的特产,作为后辈要好好地将莞香文化传承下去。

  

  参观东纵纪念馆传承革命精神

  

  文化之旅系列活动的第三站是广东省东江纵队纪念馆。东江纵队全称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东省东江地区创建和领导的一支人民抗日军队,在抗日战争中作出了卓越贡献。

  在展览馆,一件件文物展列在面前,向参观者诉说广东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反抗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参观纪念馆后,实习生纷纷表示对东莞的历史文化增加了一份独特的红色记忆。

  来自吉林大学的郭文伟表示,对东莞东江纵队纪念馆的参观,使他了解到在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南地区还存在着东江纵队这一支英勇的队伍。在民族危难之际,东莞人民表现出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后辈永远敬仰和传承。

  邓力峰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谈起参观东江纵队纪念馆的感受,他表示“十分震撼”。“听到讲解员说很多牺牲的战士才十八九岁的时候,我的内心深受触动,正是他们的牺牲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邓力峰说。

  

  “未来想留在东莞就业创业”

  

  参观活动结束以后,主办方特意安排了实习交流的环节。通过近半月的实习,来自全国各地的实习生们也对东莞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大家畅所欲言相互交流,现场气氛热烈。

  来自北京大学的黄湛升表示,实习是从学校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希望参加“十校百人”计划的实习生学有所获,也为东莞的发展贡献力量。

  “这次实习让我收获很大,个人能力得到了更好的锻炼。”来自厦门大学的罗慧敏说。而对于未来是否考虑留在东莞长期发展,罗慧敏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东莞就是我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城市,而通过这次‘十校百人’活动,更加坚定了我留在东莞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