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学习不好”能治吗?

专家:要先弄清楚孩子为什么“不能学”“不愿学”

来源:羊城区域     2022年09月02日        版次:DA14    栏目:    作者:姚梓婷

     医生跟家长沟通孩子学习困难问题

     东莞市儿童医院

  

  文/姚梓婷 图/受访者供

  

  把6看成9,把d看成b,做作业粗心大意,拖拖拉拉……孩子们有“调皮、捣蛋、不听话”的毛病,可能真不是故意的,而是患上了导致学习困难的疾病。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开设“学习困难门诊”一事成为家长们关注的话题。笔者通过走访东莞市部分医院了解到,目前东莞并没有医院专门开设“学习困难门诊”,但影响学习状态的心理因素都属于医院心理科和精神科的专业方向。专家表示,开学在即,因“学习困难”到医院的求诊者显著增加。

  

  分清“不能学”还是“不愿学”

  

  到底什么是“学习困难症”?东莞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易泉英介绍,“学习困难”是一种表现,医学上特指学习障碍(SLD),是指尽管智力没有问题,但孩子在听、说、读、写、推理或数学能力的获得和运用方面表现出显著困难。而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学习困难,是指在多因素作用下,孩子的学习状态不好、成绩不佳。

  出现“学习困难”的孩子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和神经系统发育有关,包括阅读、书写、数学障碍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精神发育迟缓、孤独症谱系障碍(自闭症)等。其中,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孩子是门诊最常见的情况,这些孩子因为神经发育不完善,难以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学习时容易分心、发呆、畏难。另一种情况与情绪有关,比如学校适应障碍、焦虑、抑郁、敌对等,这些孩子在焦虑紧张、情绪低落的状态下,学习精力减退、学习效率降低,遇到困难放弃退缩、缺乏自信,有些孩子在受到情绪困扰和成绩退步的双重打击后,可能会沉迷网络及游戏、对学习丧失兴趣、和大人对抗,被家长、老师误解为“青春期叛逆”。

  “就诊的孩子中最常见的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情绪障碍,占比达到60%。真正医学上诊断为‘学习障碍’的占比不到10%。”易泉英说,医院的儿童心理行为门诊会帮助家长分清孩子是“不能学习好”还是“不愿意好好学”,并且搞清楚孩子因为什么“不能学”,又为什么“不愿意”,帮助家长去理解问题所在,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

  

  “学习困难症”如何治疗?

  

  在问诊过程中,易泉英听到家长问得最多的问题是“怎么才能提高成绩”“孩子就是不爱学怎么办”。在她看来,这些认知都很片面,重要的不是成绩变好,而是找到背后的原因,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最大程度发挥孩子的发育潜能。

  “一想到要开学了,我就头疼。”一位看诊的家长陈妈妈满面愁容。据陈妈妈介绍,其孩子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学校已经教了基本的拼音知识,当时孩子总是记不住,夫妻俩也没在意。等上了一年级,明明是已经学过的知识,孩子还是经常分不清“b”“d”“p”“q”,将拼音写错。“我们想着勤能补拙,可他不仅不听,甚至一提起学习就马上竖起眉毛跟我们顶嘴。”陈妈妈说,“我每天都在想,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

  易泉英认为,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学习障碍案例,如果没有经过专业评估,家长往往会不得要领。要找出孩子的“学习困难”背后原因,医生会和家庭成员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及孩子本人的情绪、发育状态等,充分收集信息,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根据沟通结果,医生进行标准化的评估和检查,包括心理测试和各种类型的躯体检查,详细鉴别孩子的困难所在,获得一些量化指标。

  对于一些神经发育障碍疾病,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可以帮助孩子改善症状,如单纯的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药物治疗可使得孩子获益60%-70%,明显地改善注意力,提高成绩。对于不需要药物治疗的孩子,综合的行为训练、心理治疗和感觉统合训练,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此外,还有物理治疗可以辅助。总之,学习困难需要综合治疗。

  “学习困难”有可能是多种情况引起的,有时候,不是孩子“不争气”,而是家长太着急。易泉英分享了一个案例,一位家长带着孩子来诊疗后,评估后显示孩子的智力等多方面都发育正常,易泉英跟家长详细沟通后才得知,孩子的家长长期处于焦虑状态,特别重视孩子的学习,希望孩子能够考上名牌大学,进而对孩子产生了影响。

  “治疗”孩子学习困难,要改变的还有家长。“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摒弃功利性教育,多关注孩子成长的细节,活在当下,不要太着重学习结果,要让孩子变得自信、有价值观。”易泉英说,没有什么药包治百病,医院也不可能包治“学习困难”。面对孩子学习不好、成绩下滑等问题,不仅要寻求专业的科学建议,同时也需要家长从自身寻找原因,调整教育方式,反省自己是否操之过急。

  

  “学习困难”有最佳干预期

  

  不同的“学习困难”问题,背后可能涉及的病种不同,且都有不同的最佳干预期。总体来说,尽早识别非常重要。易泉英表示,儿童的精神发育迟滞和孤独症(俗称“自闭症”),一般2岁到5岁是最佳干预窗口期。所以在学龄前期就应重视观察识别。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儿童,一般是6岁上小学一年级后就诊的较多,因为到了小学就容易被老师发现,孩子经常不遵守课堂纪律,注意力不集中,与同学容易有冲突。此时家长应该重视老师的反馈和建议,尽早到专业机构就诊,不要讳疾忌医,以免耽误治疗。

  易泉英提醒,“学习困难”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多种具体表现:比如孩子在学校坐不住、不听讲,在家里不听话、不愿意沟通;调皮捣蛋、对立违抗行为异常等;语言理解困难,不大理会老师和家长的话等。这些问题如果长时间存在,并且有加深迹象,就需要引起家长们的注意。

  此外,一些课堂上的细节值得家长们留意,比如阅读中出现跳行、跳字,把6看成9,把d看成b;做作业粗心大意,写作业时不会写或明显乱写,纠正后仍会写错等;或是在学习跑步游泳时能力很强,但学一些对视觉判断要求较高的羽毛球、网球等运动,就变得笨手笨脚时,家长就应警惕有可能是视知觉发育出现问题,要尽早到专科进行专业评估和测试,做出针对性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