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天热容易出现“情绪中暑” 
专家支招这样“心理降温” 

来源:羊城区域     2023年06月01日        版次:DA10    栏目:    作者:姚梓婷

     夏季防中暑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文/图 姚梓婷

  

  连日来,东莞炎热天气“超长待机”,不少人心中也开始不自觉地产生莫名的烦躁。对此,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临床心理科兼东莞市知音莞家心理关爱热线副主任谢志桦表示,持续的高温会给人的心理健康产生很大影响,大家要注意做好“心理降温”,防止出现“情绪中暑”。如果靠自身调节仍觉得情绪不容易受控制,就要及早就医,寻求帮助。

  

  什么是“情绪中暑”?

  

  近日,28岁的小肖觉得自己越来越易怒,情绪烦躁,还经常失眠。到医院咨询后他被告知,自己出现了“情绪中暑”。

  谢志桦表示,所谓“情绪中暑”,主要是由于天气气温过高,一般超过35℃,人体的体温调节跟不上,就容易出现一系列的行为异常,比如说容易发脾气,情绪容易激动等,同时对一些事情不感兴趣。实际上在医学上也被称为“夏季情感综合征”。

  到底是啥原因导致的“情绪中暑”?我们知道,温度升高,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脑部能量消耗自然也有所增加。而大脑是整个人体的指挥部,当脑部血运不足以支持大脑的高速运耗时,下丘脑情绪调节中枢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出现“情绪中暑”的各种表现。

  电解质紊乱则是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夏季高温,出汗量成倍增加,食欲不振又使得汗液排出的水和电解质难以得到及时、足量的补充,“只出不进”会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进而影响脑部神经活动,出现情绪异常。

  谢志桦介绍,有基础心理疾病的人群最容易出现情绪中暑,比如已经确诊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的患者,因为这类人平时情绪波动比较大,睡眠和消化功能都不好,自我的身体调节能力也会弱一些,遇到情绪中暑的情况,就会加重躯体疾病,进而影响心理健康。

  另外,压力大和生活节奏比较快的人,如果平时休息不好,神经还处于紧绷状态,那么他的情绪“导火线”就比较短,“高温天气下点火就着”,负面情绪会被扩大。而老年群体因为基础疾病多,盛夏炎热不能规律作息和社交,也会很容易受到情绪中暑的困扰。

  

  要学会自我进行“心理降温”

  

  “情绪中暑”不容忽视,但只要你能好好吃饭,好好睡觉,积极防暑,放松心态,也一样能拥有一个炙热却愉快的夏日。

  既然高温是导致情绪中暑的直接原因,我们想要避免“中暑”,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自己更多时间处于适宜温度的环境中。首先应该避免在一天中最热的正午时分出门,如非要出去,尽量选择温度相对较低的晨间或晚间外出,同时尽量穿浅色、吸湿排汗效果好的衣裤,确保身体能最佳散热,还应做好防晒,避免阳光直射造成体表温度过高。此外,还可以尽量乘坐地铁等降温措施完备的交通工具。

  夏天更不要熬夜,务必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尽量给身体减负。要多清淡饮食,注意营养均衡,避免油腻。多喝水,有助于保持体内电解质平衡,水中可加入金银花、苦荞等,以达到清热解毒的目的。

  但“情绪中暑”说到底还是一种情绪紊乱。工作和生活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的朋友,应该时不时给自己一个放松的机会,适当宣泄压力,防止日积月累下情绪突然爆发。如果是性格内向、不善沟通表达的朋友,遇到烦心事更要多敞开心扉,和自己亲近的人沟通,疏导负面情绪。平日里就容易情绪波动较大的朋友,不妨多听听舒缓的音乐,睡前进行冥想和放松,有助于获得心灵的平静。

  正所谓“心静自然凉”,只要我们能调节好自己的内心状态,外部的高温也就没那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