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秀群 1970年代末,我在村小读书,那时最盼下课。课间十分钟,教室里、走廊前、操场上,处处是忙碌的人、处处是嘈杂的声音,小小校园如同一锅煮沸了的水。 “斗鸡”是男生的首选。先是到操场群战。全班男生分两队相距十几步面对面站定,把左腿搬起来,弯成三角形,双手抱住,左膝盖便弯成“鸡头”,然后以金鸡独立状,呐喊着单腿跳跃着冲向对方阵营,对准对手挺起“鸡头”相互猛攻。混战中,不时有人招架不住或倒退不慎地摔个“仰八叉”。结果往往势均力敌,大家摔成一堆,笑成一团,闹成一片。如果不过瘾,还可以独斗。找个对手单挑,双方各搬“鸡头”面对面慢慢地斗。独斗看起来不够激烈,实际“暗藏杀机”。双方都想突然袭击,一招制胜。独斗比实力,也比心计。五年级上学期我豁然开窍,悟出“攻击要准,防守要稳”的八字诀窍。那天下午课间十分钟竟成了我的主场。一口气斗败六个“小公鸡”,我还没觉过瘾。上课铃响,对手一骨碌爬起来拍着屁股上的灰往教室跑,我心里默念“谁敢立马横刀,唯我彭大将军”,恋恋不舍撤出操场。 相比于“斗鸡”,乒乓球、篮球之类需要物质条件支撑。那时凡涉及经济的,我们都会感到困难,但往往也能克服。学校有个水泥乒乓台,因没有球拍,长时间混迹荒草形同摆设。后来一个杨同学,用菜刀劈出两片方形带柄木板,解决了乒乓难题。僧多粥少,为扩大参与面,我们商定了一个规矩:第一局打完,胜者为“皇帝”。后面轮到者,先吃“皇帝”一个球,赢了这个球,才有资格打一局。那段时间,一下课我们纷纷冲向乒乓台,先到的两人争夺“皇位”。当上“皇帝”的眉飞色舞,接受大家羡慕的目光。后到的自觉排队,踌躇满志想拉“皇帝”下马,往往吃完一球后又悻悻排回队尾。好长时间乐此不疲。 课间男生到操场后,教室前后成了“女儿国”。女生的游戏,以跳绳、跳皮筋、踢毽、抓石子之类为主,就在教室前后进行。女生游戏时,低声细语的,说不完的悄悄话,男生这时不宜回教室。有一阵,我们班男生也流行抓石子。那时谁掏出5粒磨得光滑剔透的石子,准能获得一片赞许。男生抓石子,一般到操场东边老榕树下。那段时间,几棵榕树下,到处是我们班男生。大家三三两两,席地而坐,学着女生的样子,抛起一个石子,接住前抓取地上剩下的,先一次一个,再一次两个……口中还念念有词。 女生有时也挺疯狂,小学毕业前那阵,她们常拿着长绳争夺我们“斗鸡”的场地。好男不跟女斗,我们让出场地,换个地儿继续“斗鸡”,目光不时被女生的嬉笑声吸引。女生跳大绳,两个人甩绳,其余女生先一个一个跳过,然后大家喊着口号一起上,随着节奏齐刷刷跳动,黑头发飘起来,操场上生动起来。 时光匆匆,几十年眨眼就过去了。几十年来,我从这所学校到那所学校,从学生变成老师,目睹着课间一天天变得安静,渐渐丢失了玩的天性和创造力。真怀念曾经那些无忧无虑、生命律动的十分钟!
-
即时新闻
课间十分钟
来源:羊城区域
2023年11月24日
版次:ZHA12
栏目:
作者:虞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