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珠海追责非法固废倾倒,复垦整治成效明显

垃圾小岛变身生态绿地

来源:羊城区域     2024年04月16日        版次:ZXA10    栏目:    作者:杨雪薇、周靓雪

     永业围岛上上万棵落羽杉苗抽芽吐绿 受访者供图


  近日,珠海斗门永业围岛碧波岸上,鹭鸟群集,百亩粮田春耕春种忙,超万棵落羽杉抽芽吐绿……谁能想到,三年前的它,却充斥着废土、砂石,被人偷偷变成了“垃圾场”。寻踪追责,一场挽救小岛的行动就此拉开,让环境“破坏者”变成生态“守护者”。

  

  不堪重负的永业围岛

  

  绿草茵茵,鹭鸟群集。在距离斗门镇上洲村约400米的永业围岛上,花开正艳,新种植的上万棵落羽杉苗抽芽吐绿,迎风挺立。空中俯瞰,永业围如同一片静卧在碧波中的绿叶,植被茂盛、郁郁葱葱。然而,几年前,这处生态绿地却是一座座“固废山”。

  这些固体废物从何而来?斗门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通过深挖案件得知——2021年3月至8月期间,在未依法取得任何用地手续的情况下,珠海市斗门永业发展有限公司陈某坚等人陆续组织船只从外地接收弃土后,运至永业围北面洼地进行占地堆放,并利用其非法搭建的临时码头卸载至趸船,从河道中非法取水进行冲洗,用筛沙机进行筛选后出售牟利,并将剩余的废土废渣非法倾倒在岛上的农用地及未利用地上。陈某坚等人再将冲洗固体废物后的废水和机器设备运转过程中渗漏的油污,直排至南门泵站水源保护区取水口处,严重破坏土地资源、污染水源保护区水体。

  “当时抵达后的第一感觉就像进入了建筑垃圾场,俨然成为岛上生态绿地中的一片‘伤痕’。”承办检察官助理黄雪芬表示,我们查明陈某坚等人存在非法占用农用地、搭建临时码头、洗砂、倾倒固体废物等多个违法行为。

  经第三方鉴定,“永业围岛”被非法占用农用地107.387万平方米、非法倾倒固体废物10万余吨,均未采取防渗漏措施,存在大气、土壤、水质污染隐患,破坏生态环境,危害社会公共利益。陈某坚等三人因犯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固废堆场变身生态绿地

  

  2021年11月,在斗门区人民检察院的推动下,相关职能部门与陈某坚开展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修复磋商工作。经过磋商,陈某坚等人自愿按照第三方复垦方案自筹集资金近500万元。

  工程的第一步就是“清场”,彻底清挖场地内的固废,回收利用。2022年7月,几十名施工人员、十余台大型工程机械进场不间断连续施工。几个月后,10万余吨固废全部清挖转运,“固废山”被彻底移平。建筑垃圾清理后,又覆土1.5米,种上超一万棵落羽杉等树木,在不远处的湿地旁撒上了野花种子。

  2024年4月初,笔者在永业围岛看到,落羽杉林已经发出嫩绿的新芽,林荫小道边已是一片片姹紫嫣红,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不远处,轰鸣的挖掘机正忙着开垦复耕,确保受损农田回归粮田;在育秧大棚里,员工们摆放秧盘、覆土、施肥,正热火朝天地忙着水稻育苗。

  “目前已经开垦出约200亩土地,预计在4月底前完成全部春耕春种任务,接下来继续进行复垦,预计今年扩大到400亩。”珠海市斗门永业发展有限公司员工胡密州介绍。

  “经自然资源部门和相关专家验收确认,补种林木生长良好,存活率达到90%以上,土壤肥力与排水能力显著提升,复垦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因涉案问题全部整改,受损公益得到保护。”检察官助理黄雪芬表示,永业围岛复垦工程验收竣工报告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评审。

  如今,昔日的固废堆场变身生态绿地,已经蝶变为有效治理的“标杆示范岛”,完成全部环境整治目标要求。

  

  建立跨区域协作机制

  

  据了解,“永业围岛”位于珠海、江门两市交界处,在南门泵站二级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因地理位置特殊且交通不便,成为职能部门的监管盲区。为实现虎跳门水道生态环境协同共治、溯源治理的目标,2022年8月,珠海斗门与江门新会两地检察机关联签《共同守护虎跳门、崖门水道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协作机制》,构建虎跳门、崖门水道“齐抓共管大保护”格局。

  2023年3月,珠海、中山、江门三地检察机关联合签订《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检察公益诉讼区域协作的意见》,实现珠中江三地以及虎跳门、崖门水道生态环境协同共治,共同解决跨区域生态治理难题。2023年8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监督活动典型案例。其中,该案成为广东省唯一入选案例。

  (杨雪薇 周靓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