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红+绿”引领老区民富业兴 2022年04月21日 老区新貌 赵映光、陈仕凯

  羊城晚报记者 赵映光 通讯员 陈仕凯

  

  4月16日,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汕尾市在大会首项议程上以专题片的形式展示了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成效。

  作为革命老区,汕尾要推动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是关键。羊城晚报记者近日在汕尾实地走访中看到,该市立足自身“红+绿”资源禀赋,依托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将粮食生产、乡村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融为一体,创造出“两山”转化的全新路径。

  

  农旅融合推动网红村迈向富裕村

  

  温厝村是汕尾市海丰县莲花村下辖的自然村。这个坐落于“粤东沿海第一高峰”莲花山脚下的村庄,盛产莲花山茶,近年来紧紧抓住农旅融合发展契机,通过擦亮“生态底色”、建好“网红景点”、发展优势产业,一跃成为了乡村振兴典范。

  走访期间,记者在温厝村内的莲花山茶展示厅偶遇了正制作咸茶的阿姨温芬。她告诉记者,温厝村近年接连建成了茶壶广场、茶艺体验街、观茶鸟巢、观景平台等景点,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在没有疫情影响的旅游旺季,这里游客络绎不绝,我家每天卖咸茶的收入就有1000元左右了。”温芬笑道。

  出生于1995年的温典达,是温厝村一名返乡创业大学生。几年前,他了解到家乡乡村振兴新面貌后,决定回村里创办公司,并逐步走出了“加工厂+茶坊+电商”的全新经营模式,在增收致富的同时,也为乡村振兴贡献了一份力量。

  据汕尾市委办挂驻莲花村第一书记罗常彬介绍,温厝村是汕尾市“大湾区生态康养休闲景观示范带”中心坐标所在地,近年来该村在党员干部引领带动下,从人居环境整治到全面升级“吃喝玩乐购”旅游配套,再到莲花山茶产业化发展,实现了乡村美、产业兴。

  温厝村只是海丰县生态康养休闲景观示范带的一部分,邻近的建祖村、柑洲坑村、顾莲峙村、田畔村与温厝村连为一体,形成了颇具规模的景观示范带。整个景观示范带全线长20.5公里,覆盖莲花山片区5个行政村、22个自然村,精心打造景点景区26个,受益人口超过3.5万。

  

  依托红色资源发展绿色富民产业

  

  作为全国13块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全国首个县级苏维埃政权诞生地,汕尾有着深厚历史底蕴和悠久革命传统。近年来,汕尾高标准高质量发展红色旅游,让老区红色资源“活”起来。

  其中,在“农民运动大王”彭湃的故乡海丰县,红宫红场旧址升级改造,获评国家4A级红色旅游景区称号,并打造了长达3.7公里、颇具特色的“红色文化街”。

  在位于陆丰市东南部碣石湾畔的金厢镇,长达数公里的“金厢银滩”和“周恩来渡海处”红色景点,如今是游客青睐的“打卡点”。

  金厢镇镇长卢建燃告诉记者,金厢镇近年来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基础上,与来自“中国油画第一村”深圳大芬村的乡贤合作,组织了120多名画家回乡进行墙画绘制,逐步打响了“彩虹小镇”的美名。2021年五一和十一假期,“金厢银滩”附近餐厅每天营业额达数十万元,村民、商户吃上了“红色旅游饭”。

  在陆河县河口镇北中村,青年陈佳明是另一个依托当地红色资源发展绿色富民产业的典型。2018年,在外地办企业的陈佳明受邀回家乡参观考察时,听说了革命时期红军战士在北中村利用沉香粉治疗伤病的故事,又向专家请教了中药材沉香的用途、了解到古代陆河沉香是朝庭贡品的历史情况后,决定回乡创业发展沉香产业。

  当年,陈佳明就注册了公司,流转山地2000亩种植沉香树,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开办沉香茶厂、沉香香厂,为村里农户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和种苗,并招收村民进厂务工。陈佳明的公司还在北中村投资建设了以薰香、品茶、沉香沐浴为元素的特色民宿,与红色旅游深度融合。

  在海陆丰大地上,金厢镇和北中村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众多红色村不仅吸引游客重温海陆丰革命精神,还发展起了各种绿色产业,力促富民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