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恒大5年无偿投入110亿元精准扶贫

许家印内部讲话流露扶贫初心

来源:羊城晚报     2018年01月12日        版次:A04    作者:

    恒大结对帮扶大方签约仪式现场

  

  羊城晚报讯 日前,恒大精准扶贫模式入选了中国社科院《扶贫蓝皮书:中国扶贫开发报告(2017)》。报告指出,在贵州省政府推动下,恒大集团在扶贫领域开创了政企合作的全新模式,优势互补、高效协作,形成了强大的脱贫攻坚合力,创造了高质量的扶贫效率,是“国内乃至国际上公益领域中的一个创举”。

  这个创举,除了数额高、覆盖面大、政企合作模式效率高之外,还有一份更为可贵的价值,可能被人忽略了,那就是用心、用情!

  5年无偿投入110亿元,义无反顾地精准扶贫,是源于什么样的感触和动力?许家印再一次引起广泛关注。

  据贵州省扶贫基金会透露,1月9日,该基金会收到恒大集团捐赠的第四笔20亿元扶贫资金。从2015年12月开始,恒大已累计向该基金会捐赠到位60亿元,未来三年还将捐赠50亿元。

  开创“内生式脱贫”新模式

  距离2020年全国脱贫的红线已越来越近,精准脱贫的任务更加艰巨。如何整合要素、建立机制,挖掘和激发贫困人口的生产力与创造力,使脱贫由“外生性”过渡到“内生式”,成为这场攻坚战能否取胜的关键。

  在恒大的计划书中,要用这110亿元资金,帮助贵州省毕节市100多万贫困人口在2020年实现全部稳定脱贫,显然不是一件轻松事。而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曙光看来,内生式脱贫关键是“加强贫困人群的能力建设,并且通过各种机制设计和制度创新,实现贫困人群的自我脱贫”,因此,资金投入往往只是第一步。

  在恒大的扶贫蓝图中,最核心的要素并非资金而是人才,2017年5月14日,在恒大集团帮扶乌蒙山区扶贫干部出征大会上,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再次强调:“5年无偿投入110亿元并不是一件难事,最难的是要派出一支能吃苦、能奉献、能打硬仗、能出思路、能出管理、能出办法、能出技术、能促进当地群众内生动力的一支优秀的扶贫团队。”

  据了解,两年多来,恒大从全集团系统选拔了2108名优秀的领导干部和扶贫队员常驻毕节市扶贫前线,派驻到县、乡、村,与当地干部群众联合行动。

  与此同时,恒大运用了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让这两千余名扶贫人员工作到村、包干到户、责任到人,使得恒大掌握了毕节扶贫第一手的信息。仅以入户调查为例,自结对帮扶以来,恒大扶贫队员和当地干部员工一起,已累计走访了毕节全市100多万贫困百姓,通过逐家逐户、拉网式摸查、核实和宣传发动,实现了精准识别贫困户,形成了恒大精准扶贫的数据库。

  针对不同的贫困户的需要,恒大创新了一系列扶贫模式。以产业扶贫为例,恒大引入43家上下游龙头企业,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产业帮扶模式。随着肉牛养殖基地、蔬菜育苗中心、蔬菜大棚和大田基地、中药材和经济果林基地等投入生产,实现了供产销一体化经营,确保贫困户持续增收、稳定脱贫。此外,根据贫困户不同的致贫因素,恒大运用易地搬迁扶贫、吸纳就业扶贫、教育扶贫等等措施,挖掘贫困人口的自身优势,培养贫困户的造血能力。这两年来,通过各项帮扶措施,已成功实现12.73万人初步脱贫。

  贫寒出身埋下扶贫情结

  近日,一则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的讲话视频在网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视频主要内容为许家印于2017年5月14日,在恒大集团帮扶乌蒙山区扶贫干部出征壮行大会上的讲话。

  视频中,许家印谈到其扶贫初心,他首度披露了童年的贫寒以及成长的经历,并感慨道:

  “没有国家的恢复高考政策,我还在农村;没有国家的14块的助学金,我也读不完大学;没有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恒大也没有今天。没有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恒大也没有今天。恒大的一切,都是党给的、国家给的、社会给的,我们应该去承担社会责任,回报社会,我们必须回报社会。”讲到自己在乌蒙山区亲眼看到贫困群众的贫苦现状时,动情处,许家印还数度哽咽。

  讲话最后,许家印还代表恒大集团对毕节100多万贫困群众作出庄严承诺:“不脱贫,不收兵!”

  据悉,本月9日,恒大结对帮扶毕节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捐赠的第四笔20亿元扶贫资金已到位,目前已累计捐赠到位60亿元。     (赵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