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图(国画) □林墉 |
作家莫言在其小说《天下太平》获首届汪曾祺华语小说奖后的感言中说:“汪先生是短篇小说大师,一篇《受戒》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学创作中尚有诸多清规戒律时另唱别调,令人耳目一新。其后模仿者甚多,但得其神髓者甚少。盖因欲作散淡之文,应先做散淡之人,而遍视当时文坛,能具汪先生那般散淡心态者,确也寥寥无几。” 心态散淡的人,对诸事拿得起放得下,视所谓大事如小事,视所谓小事又如大事,心无负累,不为形役。汪曾祺的散淡不是故作姿态,而是来自人生的彻悟,但又并非超然物外的出世,相反,是对俗世生活充满兴味和温情的深入。黄裳在《记汪曾祺》一文中说:“他总是对那些生活琐事有浓厚兴趣,吃的、看的、玩的,巨细靡遗,都不放过。”这样的特点反映到作品上必然卓尔不群又活色生香,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即莫言所谓:“呈现出一种既有传承又有创新的独家气象。” 能做散淡之人者,不一定能写散淡之文;能写散淡之文者,也不一定是散淡之人。世上散淡之人常有,而散淡之人能写散淡之文者不常有,故既是散淡之人,又能写散淡之文的人,确乎是作家之另类,人中之稀品。 中国历史上的文人,能够以散淡之人而写散淡之文且成大气象者,为之甚少,但并非没有,如晋陶渊明。陶渊明是个生性散淡之人,虽然入仕二十载,游宦多年,终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挂冠而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贫穷为代价,过上了散淡的日子。正是因为这种散淡,使他成为了中国最著名的田园诗人,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名垂后世。 就气性而言,苏东坡亦属此中翘楚,他曾在诗中畅言:“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其人品高格,一览可知。苏东坡是天生的乐天派,又温和可亲,正如他对弟弟苏辙所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苏东坡无势利之眼,无名利之心,守正不阿,放任不羁,处世作文,纯乎天然。所以,他的作品至今还让人爱不释手,他的为人至今还让人津津乐道,称羡不已。从陶渊明到苏东坡再至汪曾祺,精神和气韵上可谓一脉相承。 写出一流散淡之文的作家,必然是个真正的散淡之人,这样的人,既有才具,更有高格,文字清雅纯正,为人也清雅纯正,这是互为表里而高度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