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清江 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和北京市卫健委获悉,为保障民众生命安全,完善轨道交通急救设备配置,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救治机制,10月27日,北京市启动轨道交通车站配置自动体外除颤仪(简称AED)工作。2022年年底,北京市所有轨道交通车站将实现AED设备全覆盖,一线站务人员培训取证率达80%以上。(10月27日 中国新闻网) AED被称为救命神器,很大原因在于它辅助急救时不但可以降低人工操作技术准入门槛,还可能大幅度提高效率和可靠性。专业人士表示只要及时正确使用,成功率远高于徒手心肺复苏,这是技术装备化的优势所在。有关AED在公共场所推广普及的呼吁由来已久,并逐步成为普遍共识,高铁、地铁、机场、体育馆等场所配备AED已成标配,由此整体带动AED在公共场所“配起来”的趋势可以预期。 当然,“配起来”不能只是装饰,毕竟是急救设备,还得服从急救时效的需要。如“黄金4分钟”是应当遵循的原则,公共场所配置AED的数量、放置的地点、具体指示标识等,要保证能在这个时间内便利获取。所以,“配起来”要科学管用,有必要在探索的基础上,形成通用的标准与规范。 另外,AED固然可以令急救事半功倍,但急救终究离不开“人”这个决定因素。目前,市民对AED的知晓率低,敢用、会用的更少。AED配而用不了,紧急情况下,有心救人的热心人士也只好面对神器徒呼奈何。 要解决这一矛盾,一方面公共场所要相应把急救服务引入场所,纳入到服务中统筹考虑,配套专兼职的急救队伍。针对地铁这类客流量的庞大的公共场所,专门的急救服务未必能满足就近随时的需要,如果能够把更多工作人员经过专门培训武装起来,成为兼职的急救人员,其应急效率就会倍增,此次北京要求轨道交通一线站务人员培训取证率达80%以上,是有力举措。推而论之,普及AED的公共场所,除了设备到位,最需要的还是培养急救力量与能力。 另一方面,急救能力向人群的延伸也相当关键,公共场所AED会用的人多了,自然会实现效能的最大化。在公共场所加快AED“配起来”的同时,急救知识、技能以及AED操作技术的培训,也应在社会各层面快速普及。公共场所也可针对场所人流集中与流动特点,将急救技术融入到宣传中。 总之,设备会用了,人们才有底气敢于去救人,才会促进急救专业与互助立体层级的形成。
-
即时新闻
AED“配起来”更要“用起来”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10月28日
版次:A02
栏目:热点快评
作者:房清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