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应对气候变化 体现大国担当

中美气候变化合作对话会成功举办,与会专家学者同意定期举行会议以应对气候危机并推动多边进程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12月03日        版次:A04    栏目:    作者:董柳

     2日,中美气候变化合作对话会在2021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上举行

  

  羊城晚报讯 记者董柳报道:12月2日,“中美气候变化合作”对话会于2021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召开期间成功举办。多位密切关注中国发展的国际前政要与国内相关领域领导、知名专家、学者应邀参会。围绕会议主题,与会国内外嘉宾就“COP26后的全球气候治理及中美合作”“中美能源转型与技术合作”“碳定价与气候金融”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热烈的讨论。

  嘉宾们一致认为,全球极端气候发生的频率前所未有,携手应对世界气候变化是中美体现大国担当义不容辞的责任。COP26(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及时召开为解决全球气候变化指引了前进的方向。正如中美达成强化气候行动联合宣言所指出的那样,中美双方继续共同努力,采取强化的气候行动,有效应对气候危机;与会专家学者同意定期举行会议以应对气候危机并推动多边进程。

  此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中国既定国家发展战略和目标,围绕气候变化和碳中和开展国际合作是中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中美在气候变化与碳中和领域的合作与对话,有助于扩大中美利益汇合点,促进中美关系改善,优化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简称“国创会”)支持清华大学与加州大学联合开展“中国-加州碳市场合作研究”,并发布联合研究进展。

  外交部北极事务特别代表高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法学院法学教授、埃米特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所联合主任王立德,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华清,加州能源委员会前主席鲍勃·维森米勒,加州-中国气候研究院主任戴凡,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总裁孟萌等以视频形式参会;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国创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常务副校长王艳芬,国务院原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原理事长石定环,国创会副会长、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国创会碳中和智能化产业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教授肖炘,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武汉大学气候变化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齐绍洲,暨南大学校长助理、环境与气候研究院院长邵敏,中美合作基金会执行主席约翰·米勒·怀特等嘉宾现场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