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广东坚持“房住不炒”,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让越来越多人住有所居安心筑梦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4月15日        版次:A04    栏目:我们的新时代    作者:陈玉霞、李春炜

    

    

     广州市首个装配式保障性住房项目石丰花园 羊城晚报记者 孙绮曼 摄

  

  文/羊城晚报记者 陈玉霞  图/受访者提供

  

  总策划:杜传贵  林海利

  执行策划:孙爱群  刘  云

  执行统筹:刘  云  李春炜

  

  开栏语

  

  东方春来早,奋进新时代。

  过去的十年,是非凡的十年;现在的时代,是我们的新时代。

  从智能机械播种的田间到5G无人工厂车间,从塔吊林立的建筑工地到昼夜攻关的科研院校,每个人都是追梦人。

  进入新时代,各行各业都迎来新的变化。这些变化的背后,一个个民生工程、一项项制度改革回应群众期盼,浓墨重彩地书写“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镌刻下执政为民的深刻印记。

  羊城晚报记者近日深入走访广东各地,从工厂到田间、从院校到社区,听取住房、医疗、教育、就业、出行等行业从业人员的心声,见证行业的巨变,感受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美好向往不断实现的新生活。

  这是属于他们的故事,也是属于你我的故事。

  星光不问赶路人。每个行业都是这个时代的一个光点,汇聚在一起,便成了这个时代的璀璨星河。

  ·李春炜·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新时代,住房逐渐回归居住属性。

  十年间,住房保障多次入选广东省年度“十大民生实事”。在稳定商品房市场的同时,政府在保障性住房供应上也持续发力。

  “十三五”以来,广东积极构建“公共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政策性租赁住房”的住房保障体系,为超过106.6万人实现安居梦。

  2021年11月,广东发布《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明确将广州、深圳、珠海、汕头等十地市作为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重点城市。全省计划在“十四五”期间筹集建设129.7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切实解决城市新市民和青年等群体的“住房难”问题。

  生活在南粤,更多人走向“住有所居”,安心筑梦。

  

  人物1

  

  从城中村搬到了公租房,他说:

  住有所居让我更有奋斗动力

  

  黄志聪 广州公交集团电车有限公司车长

  

  4月2日14时,一辆108路公交车平稳停在了广州市保障性住房社区白云区南悦花苑公交站场内。刚刚收工的广州公交集团电车有限公司车长黄志聪从车里走出来,带着记者前往他的家。安居乐业,在“老广”黄志聪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新员工也有份,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事

  

  黄志聪的家在南悦花苑西一街,这是一套西南向、望中心园林的紧凑小三房。虽然面积只有约63平方米,但定制的家具、整齐摆放的物品,让家里显得很温馨。

  “我在2018年才入职电车公司,当时还是新员工,没想到也有资格申请保障房,这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事!”黄志聪笑道。

  2017年,广州出台《广州市新就业无房职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办法》,将本科以上新就业大学生,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标杆企业职工以及基本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纳入住房保障范围。

  黄志聪这位“基本公共服务行业”的公交车司机因此受益。他身边不少同事同样得以在南悦花苑安了家。

  

  社区越来越美,孩子在家门口上幼儿园

  

  在公交站场交完班,步行几分钟就能回到家,其间还能路过很多社区配套的商店,顺便买些蔬菜水果等。入住三年多,黄志聪体验着南悦花苑配套的逐步完善及生活的日益便利,“不仅房子质量有保障、物业服务有保证,社区环境也越来越美,人气越来越旺”。

  如今的环境,与黄志聪此前在同德围一带城中村租房的生活有天壤之别。“我们一家人曾长时间住在那边,西湾路水泥厂还没搬迁时,周围污染较严重。每天傍晚回到家,都能看到桌面上有一层白白的灰尘;因采光很差,白天也要开灯;没有文化广场,更没有像现在社区里配置的运动健身场馆。”

  而今,一切焕新。称心的工作,宜居的社区,每个月1764元的房租,让黄志聪有了全新的生活状态。

  17时许,黄志聪带着记者一起到社区里的幼儿园接他的孩子放学。一路走,他一路介绍着社区的变化,脸上一直带着笑容。他说:“这么好的时代,让我更有热情对待工作和生活,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来购置一套真正属于自己和家人的房子。”

  

  人物2

  

  见证房地产业十年变化,他说:

  住房越来越回归民生属性

  

  王韶 广东省房地产行业协会会长

  

  “见证了住房回归民生属性的过程”,作为资深的住房领域从业者和观察者,广东省房地产行业协会会长王韶回望过去十年,深有感慨。

  

  多渠道解决多类群体的安居需求

  

  王韶介绍,近十年,广东住房保障体系日益健全。从最初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到保障性安居住房,再到共有产权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等,保障群体范围不断扩大。

  他说,“十四五”期间,广州将继续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等建设租赁住房,支持将非住宅房屋改建为保障性租赁住房;深圳则计划建设公共住房40万套,供应公共住房28万套,并探索将部分商业、办公用房转为公共住房。

  在王韶看来,以穗深为核心的都市圈,人口不断流入,解决大量年轻人才的住房问题尤为重要。吸引人才安居,除要控制房价过高过快增长外,就是要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政策导向对于房地产市场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发挥着积极作用。

  

  变局中房企有责任践行民生理念

  

  谈及近十年房地产行业的变化,王韶认为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地产民生属性明确、行业自信逐步建立、科技引领服务升级、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房地产市场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总体供给不足转为结构性不均衡;从满足基本居住需求转为满足高品质生活需要;从单一商品住房开发转向多元化复合型建设;从重购轻租转向租购并举……现阶段,房地产面临底层逻辑、市场形势、发展模式和行业规则这四大变化,行业正进行调整。”王韶说。

  他强调,在变局中,房企的社会责任之一是要“践行民生理念”,顺应国家发展大势、顺应美好生活提升趋势,转型升级,跨界创新,服务民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