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陈衍:机器人破解城市管网勘测难题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5月14日        版次:A04    栏目:技能立身 卓越之路    作者:周聪

    

  

  羊城晚报记者 周聪

  

  从高二肄业进行创业,到创业失败;从为参赛重返校园到争夺世赛门票失利,陈衍的成长之路并不顺利。但正因为对技能的追求,陈衍走出了一条技校毕业生的非典型成长路径。

  拥有参加技能大赛经历的陈衍,在技校毕业后被企业以研究生的薪资待遇聘用。在短短的二、三年间,没投过一份简历的他却换了三家公司。如今,他辞去丰厚的报酬,开始创业。他利用机器人破解城市管网无人检测的问题。

  在他看来:“以前我以为‘技能报国’仅仅是在国际技能竞赛中争夺荣誉。如今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贡献个人之力。”

  

  辍学创业失败,重返校园树立信心

  

  2016年对陈衍来说,是特殊的一年。原本以为自己能在智能家居行业一展拳脚,不顾老师劝说直接从高二退学。然而很快就经历了被现实摔打,那时的他正值创业失败的迷茫期。

  同年8月,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在上海举行。来自广东的选手梁灶容表现突出,顺利进入国家集训队。这让迷茫的陈衍找到了新的方向。

  “当初我就是奔着比赛去广州机电的。”彼时社会上已经显露出了世赛冠军热潮的端倪,陈衍了解相关信息后,当即报读广州机电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并加入移动机器人项目集训队。

  对高标准赛事的积极追逐给了陈衍快速的成长速度。入队不到一年,他就参加了一场国际大赛——2017年中国国际技能大赛移动机器人项目比赛,并且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研究生黄皓搭档夺得全场最高成绩。

  然而并非所有事都一帆风顺。在国家选拔赛上,因为与队友配合中的一个失误,陈衍遗憾地止步于国家选拔赛。

  

  没投过一份简历,却被挖了三次

  

  尽管未能代表国家出征世赛,但是通过参加技能大赛,陈衍收获了自信与坚韧。从毕业到如今,他一共在三家公司工作过。

  “我从来没投过一份简历,都是被挖来的。我换了三家公司就等于被挖了三次。”陈衍曾供职于广州市运通水务有限公司。因为过硬的技能,毕业不满两年的陈衍已成为研发部经理,月入2万元以上。

  其间,陈衍正在做城市地下空间无人化检测项目。通过开发、组装3D激光扫描设备,让地下管网检测更智能、更安全。

  陈衍说:“我们的无人化检测项目,有很多技术创新。智能设备可以进入复杂的、未知的地下空间作业,对缺陷位置进行三维模型重建,绝对定位精度可以达到1厘米以内,让修复工作可以做到‘指哪打哪’的效果,更有效地延长管网的使用年限。”

  “我们现在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别人没做过的。”说起现如今的创业,陈衍表示,“我们解决了满水干管的检测难题。”

  “以前满水干管检测都是工人下井,会面临很多的安全风险,现在我们用机器人下去检测就可以避免许多危险发生。”陈衍自信满满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