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他把刊物做成一个广阔的平台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5月29日        版次:A06    栏目:伤逝    作者:陈思和

     林建法

  

  □陈思和

  

  5月24日凌晨1时,知名文学编辑、评论家林建法因病逝世于沈阳,享年73岁。他曾任《当代作家评论》主编,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开始从事文学编辑工作,30余年来,他的生活和文学几乎融为一体。

  

  林建法兄在青年时代曾参军入藏,复员后回到家乡福建,在福建文联旗下的文学理论刊物《当代文艺探索》当编辑。我认识他是在1985年厦门会议上,他与王炳根一起来为刊物约稿,就这么平平常常地认识了。那一年刘再复先生在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的所长岗位上大力倡导文学批评新方法,造势很大,福建文学理论界响应最积极,厦门会议的研讨主题就是宣传文学批评的新方法论。在1985年就这么大张旗鼓地倡导科学方法论,似乎先锋了一些。不久,《当代文艺探索》停刊了。那个时候,老林随着嫂子去了东北沈阳,担任了辽宁文联旗下《当代作家评论》的编辑。

  《当代作家评论》偏重具体作家评论,关心的是作家作品而非文艺理论,在它的周围团结了一批又一批的文学批评家,三十年来,它成了五零、六零年代出生的文学批评家的一面风旗。而旗手,当之无愧是老林。为写此文,我特意检索一下以前收藏的旧信,竟没有找到老林的信件。他好像不怎么习惯写信,通常是用电话联系。那时我睡得迟,经常午夜时刻电话铃响了,拿起话筒,那头传来浓浓的福建口音:“思和兄啊——”那就是老林了。他也不太爱聊闲天,总是忙忙碌碌的,电话里讨论的内容,大多是事务性的,校对稿件,修改意见,甚至是对某个字的用法的推敲,等等,谈完这些琐碎的事务后,老林有时候会松口气似的,顺便谈一下他的编辑设想。譬如他读完了某某作家的小说,与我交换一些看法,是否要组织稿件加以评论?有时候他会一口气读完某个作家的几部作品,然后就说:“我觉得某某是一个被低估的作家……”这样的情况是经常性的,因此,我常常是一边感动着那么晚了老林还在无比认真地斟酌别人的稿子,另一边也多少有些讶异,作为一个编辑他的阅读量超过了我这个职业的文学评论家。

  上世纪90年代是文学刊物举步维艰的时期,不知道老林是怎样带着他的刊物度过这段时期的。他也组建了以企业家为主体的董事会,经常来到上海,说是为董事们办些事。但这些活动丝毫不影响他的刊物的纯粹性,《当代作家评论》自始至终是一份干干净净的刊物,为捍卫纯文学,他尽到了自己的责任。记得那段时间老林举办的文学研讨会和文学活动特别多,每次活动都有一些企业家的参与,譬如麦城、徐连源等等,他们中有些人后来成了我的朋友。

  进入新世纪以后,文学的处境似乎好了一些。那段时期可以说是老林最为顺风顺水的时期。他一边执编《当代作家评论》,一边挥师南下,受聘于几家大学,有的还担任学报的主编,同时还主编了一本上海作家协会策划的《西部华语文学》。那是发表文学创作的大型刊物,老林出手不凡,每期都有名作家的长篇小说问世。文学创作、文学评论都在他的全盘统筹之中。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老林的足迹从北到南,沈阳、大连、上海、苏州、杭州、常熟、云南等等,不断举办各种文学会议和文学讲座,策划大型文学丛书,等等。真是轰轰烈烈,似乎应了《红楼梦》里所说的: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

  老林的生命状态始终是饱满的,盛满理想,仿佛永远不知道疲倦似的。正因为他拥有这样充沛的生命素质,他在文学编辑的岗位上,就注定不会平平庸庸地混日子,也不会把刊物看做自己的饭碗而小心翼翼地经营,他注定会把刊物做成一个广阔的平台,召唤各种文学力量,来导演一场有声有色的历史壮剧。

  近四十年来的文学也还是这样,尤其是互联网时代到来前的二十多年里,文学编辑的职业,更像是孕育希望之母胎,大批文学刊物直接参与和推动了文学事业的繁荣。许多优秀文学编辑秉承前辈的精神传统,以他们的主观能动力和客观影响力,催生大量优秀作品,培养大批年轻作者,甚至影响着文学潮流的走向。老林就是在这样一个文学背景下涌现出来的典型,他以文学编辑为终身志业,实践着一个优秀文学编辑介入文学现场、繁荣当代文学事业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