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胡宁生与张衡的“地动仪”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6月03日        版次:A08    栏目:延伸阅读    作者:浩源

     胡宁生与他研制的地动仪 (资料图片)

  

  今年已90岁高龄的天文仪器专家胡宁生在中国天文学领域成就卓著,曾生产、发明了多种天文仪器,荣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被全国科学大会评为“作出重大科技贡献的先进工作者”。80岁以后,他还开始创作科普读物,出版过《张衡地动仪的奥秘》与《趣味力学现象》等书。其中《趣味力学现象》荣膺2017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之一,并被翻译成德文于2019年9月正式在德国出版。

  至今胡宁生仍未停下关于科学探索的脚步,近年来仍致力于张衡地动仪的复原研究。

  《后汉书·张衡列传》中曾提到张衡于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但这个堪称“世界上第一座能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近数十年来却引起颇大争议。这台地动仪的发明,比西方国家用仪器记录地震要早了一千多年,但不幸的是,这台仪器在西晋时便失踪了,也没有留下相关图纸。到1951年,王振铎制作出了一台他设想中的张衡地动仪模型,后来被选入历史教科书,上过邮票,这个模型还作为礼物送给了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曾被陈列在展览厅里。但这个模型只是个静态模型,并不能实际验震,由此引来国外科学家的质疑与批评。为了证明张衡地动仪的可行性,中国地震局曾特别成立“张衡地动仪科学复原研究课题组”,但不知为何最终未能成功,反而导致联合国在他们的展厅中撤下了这座张衡地动仪模型。中国教育部2017年中学教科书改版时,七年级上册《历史》中原本关于地动仪的内容也不见了,甚至关于张衡的介绍也一并消失。对此,人教出版社面对记者的质疑时有过回应,称只是对部分教材内容进行了相应的调动,关于张衡和地动仪的内容并没有“消失”,而是出现在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上册课本中。在初中历史教科书中,也有让学生搜集地动仪复原模型相关资料的习题;在2019年新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也提到过“候风地动仪”。

  但胡宁生仍一心想为张衡正名。他凭着自己50多年来研制天体测量精密仪器的经验,开始大胆设想并复制张衡地动仪。他先是在理论上力证张衡地动仪立柱验震在力学原理上的正确性,进而又自费制作了实物模型,希望以此证实其原理在实践中的可行性。有报道称,胡宁生研制的第二代演示模型地动仪,还在2016年中国科技史学会召开的张衡地动仪立柱验震学说学术鉴定会上,获得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同。他四处呼吁,希望能为张衡地动仪恢复名誉,并想重新赠送一台新的张衡地动演示仪给联合国相关组织。2020年他在专业学术期刊上又发表了对“张衡地动仪立柱验震”的重要论文。早前,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也曾在南京对胡宁生研制的复原模型进行论证和讨论,专家们认为,胡宁生的复原是目前“对原文记载还原度最高,也未用到超过古人完全无法企及的现代技术,且原理也很科学”的复原方案。

  其实一直以来,有很多科学研究结果都存在被推翻又被重新证实的可能,张衡地动仪的故事还在继续,有待我们重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