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看瓜乐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6月29日        版次:A10    栏目:    作者:吴光明

  □吴光明

  

  每到赤日炎炎的时节,我的脑海里就不时浮现出儿时看瓜的场景,那可是一份美差。

  老家位于江海平原一个古老的村庄,站在村西头往北看,就能看到我家的瓜田。那是一块长方形高地,三边都是低田,低田边两条小河环绕,高低田相差一丈有余,庄稼人都说这是既能种瓜又能护瓜的好地方。远远望去,瓜田就像护城河畔高高屹立的一堵城墙,看瓜棚就是城墙上的一座空中楼阁,在广袤的田野上构成一道靓丽风景。

  走进瓜田,站在田头放眼望,一个个圆滚滚、墨绿色中镶嵌着条条花纹的西瓜悠然地躺在绿油油的藤蔓之间。无论天气有多热,只要钻进用树棍、木板、麦草等搭起来的瓜棚,就感觉这真是个避暑好去处。倚坐在瓜棚的木板床头,守望着周边满地大大小小、圆圆滚滚的西瓜,还有一阵阵凉风扑面而来,真是让人神清气爽,快活似神仙。

  说是看瓜,更多的是在观景。站在瓜田里环顾四周,我总能感觉骄阳暴晒下的玉米、高粱、花生等所有农作物正在无所顾忌地疯长,碧绿绿、黑油油,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纵横交错的小河边水草青青、荷花盛开,一群群野鸭悠闲地出没在清亮亮的水面上,还有知了在河边小树上不知疲倦地唱歌;天空变幻莫测,一会儿晴空万里,有鸟儿在自由翱翔,一会儿却是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一阵大风过后,暴雨倾盆而下,庄稼地里便响起了哗啦啦悦耳动听的雨声,但很快便雨过天晴,一道巨大的彩虹横跨天边,引来庄稼人阵阵惊叹……

  当夜幕降临,大地渐渐安静下来,坐在瓜棚里又是一番风景。我感受着凉爽的夜风,嗅着那清幽的瓜香,倾听着瓜地里唧唧的虫鸣,还有村子里乡亲们的欢声笑语偶尔飘来;抬头仰望深邃的夜空,满天星斗闪烁着,那银河便像一条密密麻麻的银珠织成的飘带;等一轮明月从村头升起来,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大大小小的西瓜越发清晰地呈现眼前,更看得人垂涎欲滴。

  都说“近水楼台先得月”,看瓜人吃瓜那是再方便不过的事儿。口渴了、肚子饿了自然是理由,不渴不饿也可以去田里挑选一番。常常一个夏季过去,我的体重便会减少好几斤——完全是“水饱”闹的。可俗话说“满箩里挑瓜,挑得眼花”,加上那时我年龄小,好坏难辨,常常挑一个不行又得再挑一个,被糟蹋的瓜没处藏就挖个坑埋起来。父亲发现了,不是打我一顿就是骂一顿。但打骂无所谓,我就怕他不再让我看瓜。

  当然,从早到晚守在瓜棚里,也有感到寂寞的时候。但我有小伙伴们啊,看瓜正是我人情交往的好机会。我频频向他们发出“邀请”:“我在看瓜,你们多来玩啊!”他们也很乐意,三三两两、有事没事就来瓜田找我。他们一到,我自然是以瓜招待,一个个吃到小肚子圆鼓鼓的,然后坐在凉风习习的瓜棚里打牌、聊天,一玩就是半天。

  其实我一直认为,看瓜就是做做样子,告诉路人这里是有人看管的。事实上,我看瓜数年,除了不懂事的小孩偶尔来偷着玩,倒从未发现过一次有大人偷瓜的。有句话叫“君子慎独”,人都知道礼义廉耻,左邻右舍、乡里乡亲的,谁好意思背个“贼子”的骂名。再说,那时庄稼人种瓜就是换点小钱,供日常生活零用,不像现在规模化经营,成为家庭主要生活来源。因而,那时农村有一种说法是“偷瓜桃不为贼”,路人顺手扯个瓜、摘个桃子,主人其实是不会看重的。这应该就叫民风淳朴吧。

  数十年过去了,如今大街上、超市里、公路边,西瓜到处有,想吃掏钱就是。自家种西瓜的也少了,自然也没了“看瓜人”。但我还是很怀念那时看瓜的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