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刘必茂校友(左二)回母校广工参加“凝聚·创赢·成才”校友论坛 |
|
广工大学城校区风光 |
扫码看专业 |
文/羊城晚报记者 崔文灿 图/受访者提供 6月中旬的一天,2004届广东工业大学毕业生、电子科技协会创始人之一刘必茂重返母校,和几位社团骨干成员围坐共叙协会发展。他所参与创办的电子科技协会,如今已发展成为学校规模最大的学术性社团,20年来,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爱好电子技术的学生相聚于此。 同为广工校友,同为科技“圈内人”,校园新锐遇见业界老将,互相切磋,相谈甚欢。 从电子科技协会出发,在企业中摸爬滚打,再到创办自己的两家企业,刘必茂20年来始终围绕“技术”做文章。如今,他正在跳出技术圈子,“带上自己的望远镜”,做一个不仅埋头苦干,更注重抬头看路的“远眺者”。 敢接高难度项目,能做“突袭式攻关” 可能没有哪个词比“技术人员”能更好形容刘必茂职业生涯的前半场:承担广东省重大专项方案论证与关键岗位,参与组建广东省智能电子控制研究院并担任关键技术岗位多年,主导电磁加热技术的集成化设计及技术应用,并实现大规模产业,主导的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近20项获得授权…… 当前市面上,不少家电产品因科技加持,有了新卖点。带WIFI的智能电饭煲正是其中代表。但鲜有人知的是,它的研发“元老”正是刘必茂。十年前,刘必茂将互联网思维融进家电设计中,打造出一款自带菜单、能线上分享美味的电饭煲,不仅拿到专利,也受到海外商界大鳄的青睐,让“中国智造”走出国门,成为彼时海外家电市场的宠儿。 多项关键发明傍身,刘必茂敢做、能做:他敢接高难度项目,能做“突袭式攻关”。 他入职一家企业不久,就在广交会上接到了美国通用电气的急单:客户希望在广交会结束前,刘必茂所在企业能实现一个“从无到有”的产品设计。要知道,广交会持续时间不过几天,要在会期结束前完成客户要求,谁都没有底。但刘必茂敢接。他拉来另外两名技术同事组成专项小组,日夜攻关,调动了公司所有能调动的资源,仅用5天就完成了客户要求,比原本所需时间压缩了整整11天!这次的“大胆举动”不仅为公司带来了可观收益,也让刘必茂职业生涯迎来“开门红”:一个月后直升经理,薪水翻倍。 接大单急单的底气何在?刘必茂认为,是在广工读书期间参加“挑战杯”的经历使然。“挑战杯”是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又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能在“挑战杯”上摘金夺银,是多少青年学生的梦想,对彼时刚进大学的刘必茂来说亦是如此。而他所在的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刚刚组建,没有过来人的经验可谈,迎战“挑战杯”,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三天两夜的全封闭环境下,刘必茂和队友收到题目、酝酿方案、写论文、完成实验、研发产品,吃睡都在实验室,誓要啃下这块“硬骨头”。“非常艰辛,非常具有挑战性。”他回忆道。 这期间,广工老师们煲来的一碗碗鸡汤,带来的一份份加餐,让刘必茂不光在20年后依旧感受到师生情谊的温暖,更让自己对团队精神有了至深的体悟:“当遇到难做又紧急的项目时,我们要不遗余力地发挥团队的智慧,各尽所长,展现出我们的方案。” “十月怀胎”,开辟新赛道 2020年,已达不惑之年的刘必茂将眼光投向智慧农业,创立了一家科技公司,致力成为智慧农业科技设备领域优秀的设计商与方案商。 “智慧农业”综合了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模糊控制等多种信息技术,它与现代生物技术、种植技术等科学技术融合于一体,对建设世界水平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在红海里游泳和在蓝海里游泳是完全不一样的,”刘必茂说,“我们想基于现有的团队技术和能力,在新兴领域、国家需要进步的领域,去找到新的方向,游入新蓝海。” 刘必茂智慧农业公司的另两位合伙人是他广工读书期间的同班好友,三人因对智慧农业的共同关注走到一起。三者又是同学,自然比普通商业伙伴间多了几分亲密,从创设公司想法诞生之日起,时常头脑风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从2021年初开始,三人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智慧农业上来,做方案、做技术论证、做产品、做实验,前后10个月左右的时间,成果喜人。 刘必茂将这个过程比喻为“十月怀胎”,如今,这个寄托着三位广工人希望的“新生儿”呱呱坠地,快速成长,让人欣慰。 刘必茂告诉记者,公司研发的植物照明设备和植物种植智能集控系统让高纬度地区种植的玉米和大豆颗粒更饱满,一亩平均增产30% 以上。目前,产品主要销往海外,在植物工厂、垂直农场、家庭种植等场合应用。南美洲、北美洲、澳大利亚、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向他们打开大门。刘必茂透露,未来,他们还将逐步推出集装箱种植、垂直农场、都市农场、社区种植售卖系统等整体解决方案,为边防哨所、远洋船只、小岛屿提供新鲜蔬菜种植方案,换言之,将用科技手段来解决人工种植的问题。 “这个市场给了我们非常大的信心,市场对我们的欢迎情况,再一次证明我们选择这个方向没有错。”刘必茂说。 “地基足够牢,房子才能盖得更好” 很多年前,读初中二年级的刘必茂刚接触物理,就不可遏制地爱上了这门学科。他将家里唯一的一台黑白电视拆得七零八落,被爷爷追着打了3公里。后来,实在没抵住诱惑,又拆了大伯家价值80元的收音机。这份执着与痴迷一直持续到高考填报志愿。他选择报读广工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追求心中所好。 他至今仍记得,在广工读书期间,专业老师们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同时循循善诱,将抽象的理论难点想办法用比拟的方式深入浅出讲解,“不断给我们指导,给我们开小灶,想尽一切办法,帮我们把基础打得更扎实一些。” 他说,正是获益于此,自己将专业课学得扎实,才在后期技术研发上走得顺风顺水。很多年后,尽管课堂上量子力学和理论物理知识点变得模糊,但广工老师教给他思考问题的逻辑和方法受用终身。 2013年开始,刘必茂意识到仅从事技术研发的局限性,意欲跳出固定思维模式,做抬头看路的“远眺者”,因而重整旗鼓,重新出发。从技术研发工程师到做老板,从家电到智慧农业,刘必茂毕业后换过几条赛道,看起来,似乎是一个热衷“折腾”的人。不过,对于过往数次职业变动,他却说:“大学学的理论是让自己打好‘地基’,出社会后‘房子’要靠自己盖。地基足够牢,才更能适应发展,房子才能盖得更好。” 让刘必茂感到自豪的是,毕业多年,自己依旧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广工校训一以贯之。他坚信,选择新的赛道,服务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景无比广阔:“我们更希望推动着行业的创新发展,实际上一直履行着我们校训的内容。” 【小问答】 对广工的师弟师妹有什么寄语吗? 回答:学校做得很好,为母校点赞。我们出去以后,无论走到哪里,都非常自信,感到自豪。期盼母校越办越好,桃李满天下。对于广工的在读学子,我希望他们能夯实基础,扎实学好课程,在学校社团锻炼好,毕业以后为祖国的建设和广东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新闻加点料】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广东工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在“2019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中入选前32%,名列第41位。并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07年被广东省列为重点扶持学科、2012年被广东省列为优势重点学科、2020年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厚基础、宽口径、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思路,支撑物联网、集成电路、5G通信、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培养服务新型电子元器件、高储能和关键电子材料、电子专用设备仪器、集成电路、智能消费设备制造、人工智能系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