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可听音频 |
羊城晚报记者 谭铮 “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自古以来,广州就喺一座水城。喺呢座城内,交织嘅河涌犹如经脉,穿城而过。经历咗千年岁月,如今“六脉”已难寻,但东濠涌,仍然日复一日咁流淌,见证咗广州嘅历史。日前,越秀区发布东濠涌绿游线路,线路横贯云山珠水,起于文溪亭,终于东堤桥,包含云山麓水、清渠百肆、越秀之韵等多个景观点。线路同时仲兼顾人文之美,沿线有越秀桥、小东门桥、筑横沙桥、东华桥等老桥,周边仲有团一大纪念馆、东平大押、东濠涌博物馆等文化场馆,整条线路将红色文化、广府文化和水利文化串联埋一起。本期的《粤讲粤有古》,我哋一起沿着东濠涌,来寻觅一下广州城内水脉的故事。 “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自古以来,广州就是一座水城。在这座城内,交织的河涌如经脉般,穿城而过。经历了千年岁月,如今“六脉”已难寻,但东濠涌,仍然日复一日地流淌着,见证了广州的历史。日前,越秀区发布东濠涌绿游线路,线路横贯云山珠水,起于文溪亭,终于东堤桥,包含云山麓水、清渠百肆、越秀之韵等多个景观点。线路同时还兼顾人文之美,沿线有越秀桥、小东门桥、筑横沙桥、东华桥等老桥,俯身涌面诉说着历史沧桑,周边还有团一大纪念馆、东平大押、东濠涌博物馆等文化场馆,整个线路把红色文化、广府文化和水利文化串联在一起。本期的《粤讲粤有古》,我们一起沿着东濠涌,来寻觅一下广州城内水脉的故事。 一座固若金汤的城池,除了要有坚实的城墙,还要有完善的排水系统。据记载,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邵晔任广南东路经略使,广州才开始有规划地建设城市的排水系统。广州的南濠、清水濠、玉带濠、西濠,都是在宋代开凿的。著名的六脉渠,也是宋代最伟大的水利工程渠。 六脉渠最初是利用天然溪水沟堑开凿而成,随后不断加以修缮,在干渠之外,又开辟了许多支渠,形成一个以覆盖中城与西城为主的排水网络。 第一脉从今天的六榕路出发,经惠福西路,到南濠街出城,入玉带濠;第二脉从今净慧路出,经海珠北路、擢甲里、朝天路、光塔路,至南濠街出城,入玉带濠;第三脉从今光孝路出,经诗书路,至大德路口出城,入玉带濠;第四脉从今越华路出,经起义路惠福巷、解放南路、起义路素波巷出城,入玉带濠;第五脉从今人民公园出,经华宁里,由仙湖街出城,入玉带濠;第六脉从今文德路市一宫出,入清水濠。 到了南宋末年,南濠水不再直接南流出珠江,而是汇入玉带濠。古西澳完全淤塞成陆,成为六脉渠出海的总出口。根据《广东通志》记载,“六脉通而城中无水患,盖城渠之水达于闸,闸之水达于濠,濠之水入于海,此城内水利所由通也。” 明成化年间(1472年前后),官府开展疏浚濠渠工程。当时,广州已有东濠、西濠和南濠。东濠涌在广州的河涌史上,是最年轻的。它北起麓湖,南衔珠江,全长4.51公里,流经下塘西、小北路。明代,广州把宋代东、中、西三城的格局,打通合并为一城,东城墙就在今越秀北路。越秀北路与小北路交界处,是小北门。明成化年间,总督韩雍主持利用那条小溪开凿东濠,在小北把文溪水引入濠中,作为护城河。从此,广州就有了一条东濠涌。 明代初尚未筑外城,东濠只是从小北至清水濠,与玉带河连通。后来筑了外城,也只是到万福路即止。据了解,当时东濠涌水运发达,乡民们会通过水路,把鱼、蔬菜、水果等食材,运到城门附近售卖,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个市集,它也成了广州重要的交通航道及城内的主要排水渠道。 当时大沙头还没有完全形成陆地,著名的羊城三石(海印、海珠、浮丘)之一的海印石,就位于东濠涌下游东侧。根据《广东通志》描述,海印石“兀立风涛之颠,自成一岛”。明万历年间,石上有海印阁,清嘉庆时改建为京观楼。 如今西濠、南濠已经踪迹难寻,但东濠涌全流域经过先后两期的综合治理,目前已实现全流域水体循环和生态恢复,水质明显提升,非汛期普遍达到Ⅴ类水标准,部分断面水质甚至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对水质要求极高的红尾水鸲也前来东濠涌栖息。 如在东濠涌边散步,可见鸟语花香、如诗如画,带状公园、叠水瀑布、亲水平台、滨水步道、观景长廊等沿涌分布,大家有空不妨沿着东濠涌绿游线路,穿越千年,感受广州历史。 (部分资料参考叶曙明《广州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