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前海从零开始精雕细琢 画出了最美最好的图画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7月13日        版次:A04    栏目: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非凡十年    作者:宋王群

     开发建设前的前海 陈宗浩 摄

     开发建设后的前海 羊城晚报记者 王磊 摄

  

  变迁

  

  羊城晚报记者 宋王群

  

  今年77岁的陈宗浩,是广东南油集团的退休干部。1984年,陈宗浩拿着公司配备的一台相机,用镜头记录了当时深圳的城市建设面貌。此后,陈宗浩不间断地拍摄变化中的深圳。如今,他已经拍下数万张深圳“变迁”照,见证着一个个深圳奇迹的发生。

  

  影像记录前海发展变迁

  

  陈宗浩家住深圳南山区南油宿舍,这里与“特区中的特区”前海只一山之隔。所以只要有空,他便会登上大南山,眺望远处的前海,拍下这片海湾的变化。

  “1984年,我拍下了第一张前海的照片。那时的前海从大南山望去,一片杂草泥泞地,人迹罕见。2004年,我从大南山拍下了第二张前海照片,那时的前海已经开始开发建设,曾经的草地变成了黄土地,有了很多矮小建筑。”陈宗浩说。

  前海真正的变化从2012年开始。2012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离京视察,“第一站”就选择了深圳前海。前海石旁,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号召,并寄语前海“精耕细作,精雕细琢,一年一个样,一张白纸,从零开始,画出最美最好的图画”。

  “之后的五年,前海迎来了全面开发建设的‘爆发阶段’。塔吊林立、机器轰鸣,热火朝天的大开发持续掀起建设前海高潮。”陈宗浩说,他退休后,几乎每隔两天就要登一次大南山,最切身的体会是,以前半山腰就能看到整个前海,近些年,楼房多了、建筑变高,要拍下前海全景需要登上山顶。

  

  前海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前海的建设始终坚持高标准。创造性开展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先路网后开发、先环境后发展的“四先四后”开发建设时序;率先建立三维地籍的土地立体化管理模式,开展单元街坊整体规划,同期出让、整体建设,形成了地下、地面、空中三个层次连通的街坊整体开发新模式……十年过去,前海集聚全球顶尖智囊规划城市,以绿色低碳智慧为特质,按照“绿色、低碳、森林、智慧、水城”的理念,构建“一湾、两山、四岛、五区”的空间格局,打造集“山、海、林、城、岛、港、湾”于一体的世界一流湾区城市风貌,彰显世界水平、中国气派的城市新中心,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开发建设之路。

  数据显示,十年间,前海合作区注册企业增加值增长44.9倍,年均增速高达89.2%;前海企业以高于深圳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的年均增速,提交合计5.8万件国内专利申请,超过2/3的有效发明专利集中在计算机、通信、互联网、生物医药检测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海外专利布局遍布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2021年,前海合作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55.7亿元、同比增长10.5%,税收收入增长了15%。

  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前海合作区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四纵十横”的道路骨干网基本成型,累计覆绿面积达200万平方米,城在园中、园在城中,在城市中建公园,在公园中建城市,初步形成从一片滩涂到国际化城市新中心的蝶变,兑现了“一年一个样”的承诺。

  2021年,为进一步扩展前海合作区发展空间,前海合作区总面积由原来的14.92平方公里扩展至120.56平方公里,扩大了8倍。“扩区”后的前海拥有更丰富的产业业态,在高新科技、海洋科技、航空物流、会展业,以及先进制造等方面将大有可为。

  如今,陈宗浩也会抽空去前海看看,漫步于前海湾滨海栈道,行走于高楼间的桂湾湿地公园。陈宗浩说:“我最喜欢的还是登上大南山远眺,放眼望去,廊桥岸边,路网如织,高楼林立,错落有致,碧海蓝天映照下的美丽海湾令人沉醉。前海这张白纸,从零开始,十年后画出了最美最好的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