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韶关紧抓发展新机遇,十年来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筑牢粤北生态屏障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7月20日        版次:A04    栏目: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非凡十年    作者:张文、曾善福

     韶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力打造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区。图为仁化县董塘光伏板发电项目 吴长江 摄

     韶关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效。图为村民收获芋头 羊城晚报记者 张文 摄

     丹霞山风景 陈尚礼 摄

  

  跨越  

  

  空气质量越来越好,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成为常态;丹霞机场通航、北江航道千吨级船舶江海直达,内外联动的区位优势不断凸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集群落户韶关,数字应用经济迎来发展新机遇……

  党的十八大以来,韶关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粤北生态屏障更加牢固,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文化事业发展繁荣兴盛,民主法治建设深入推进。面向未来,韶关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展现创新发展韶关新貌

  

  过去十年间,韶关经济发展稳步向前,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888.48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1553.93亿元,2020年和2021年两年平均增长5.8%,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021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省级产业园实现县(市、区)全覆盖,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乡村振兴不断深入推进。韶关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278个省定贫困村和82823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出列。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效,99支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进驻,农业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取得明显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仁化县成为全省除珠三角以外成功创建的首个全国文明城市(县城),乳源瑶族自治县被确定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首批全国试点,“善美韶关”成为城市文明亮丽名片;广东南岭干部学院建成,一系列人才工程成功实施,县镇村组四级党群服务中心体系不断完善,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政治功能不断增强。

  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韶关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从无到有,在华南装备园形成集聚态势,低碳新能源产业全链条加快布局,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电子信息和大数据产业迎来重大机遇,创新引领发展的作用显著增强。

  

  打造绿色发展韶关样板

  

  韶钢产业园加氢站项目投入使用、始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启动、碳中和产业园加速建设……近年来,韶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立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坚持“一把手”靠前指挥,亲自部署抓落实,明确重点任务分工,压紧压实各部门责任,同时以中央环保督察为契机,全方位加大督察整改力度,实现全年各项工作稳中有进,且取得积极进展。

  绿色是韶关的底色。韶关以南岭国家公园建设为主体,加快整合构建具有鲜明韶关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深入实施河长制、林长制,完善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林业用地面积稳居全省前列;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推进碧道建设和城乡绿化美化行动,让韶关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最好诠释。韶关探索建立健全生态产品调查监测、价值评价、经营开发、价值实现等机制,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通道,强力整合“小散乱”资源,加快盘活重点领域资源资产,切实将大生态转变为大价值,将“美丽资源”变成“美丽经济”。

  碳达峰、碳中和是韶关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韶关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构建以“六个一”为实施路径的碳达峰碳中和“韶关模式”,推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统筹抓好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等优化调整,加快工业企业绿色化改造,全力打造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区。

  

  探索“东数西算”韶关模式

  

  在数字经济时代,算力如同农业时代的水利、工业时代的电力,既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全球竞争的新焦点。作为国内最早布局数字经济政策的省份之一,广东省数字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多年来,韶关充分利用能源电力、自然资源、网络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以数字经济为抓手突围破局,奋力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今年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4部委同意粤港澳大湾区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枢纽将在韶关高新区设立数据中心集群。根据规划,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力争到2025年建成50万架标准机架、500万台服务器规模,投资超500亿元,有力带动韶关在数据产业的上中下游形成集聚效应,打造千亿级的电子信息和大数据产业集群。

  5月19日,韶关成立了广东韶关数据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助力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精准引入“东数西算”数据中心项目,积极导入数据中心上中下游产业,灵活融入社会资本,高效利用地方资源。

  5月29日,以“算联全球·数聚韶关”为主题的首届“东数西算”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算力产业大会在韶关举行。在会上举行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中,30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数据中心项目总投资额约1200亿元,涵盖绿色产业、智慧城市建设、基础设施服务等领域。

  据悉,韶关将以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集群为契机,以建设世界一流、中国标杆的数据中心集群为目标,以更高的起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千亿级的电子信息和大数据产业集群,探索“东数西算”韶关模式,为更好促进数字经济发展要素加快集聚融合,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算力支撑。

  

  数看发展

  

  ●2021年,韶关地区生产总值迈上1500亿元台阶。在全省率先推出三批“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改革试点,其中,第一、二批试点盘活利用土地2591亩,探索出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发展新路径。

  

  ●韶关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组建13支市级产业链工作队和11支县(市、区)级招商队,全面调动招商热情,2021年全市新签约项目362个、合同投资额1886亿元,招商引资数量和质量创历史新高。

  

  ●韶关成功引进8个院士团队项目,在生态环境和重点产业领域成立21家研发机构,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9家、省级高新区2个,国家级孵化器、省重点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实现新的突破,群贤毕至、群英荟萃的创新局面在韶关大地加快形成。

  

  ●2020年,韶关278个省定贫困村和82823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出列,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目前,韶关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效,99支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进驻,农业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南水水库供水工程建成使用,惠及居民13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