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天河凌塘村的孩子们可以聚在一起吃饭玩乐,妈妈们则多了一处闲聊社交好去处。这里有菜、有爱、有故事……

城中村里的“社区厨房”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9月03日        版次:A06    栏目:    作者:李妹妍

     饭菜上桌,大人小孩纷纷开动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李妹妍

  

  天刚擦黑,饭菜的香味准时在凌塘上街(广州天河区下辖村)北巷飘散开来。

  饭菜香味飘向巷子各个角落,玩耍的孩子们刚放下手里的拼图、弹珠、课外书等,就听到了妈妈们扬声喊自己小名,“洗手吃饭啦!”“别玩了,过来吃饭啦!”

  未几,凌塘新家园社区厨房门口的长条桌边,冒出十来个小脑袋。他们捧着小碗,大口扒拉着自己喜欢的菜,不忘抽空点评几句“土豆好吃”“辣椒不辣”“我要肉”……

  待到孩子们多数吃饱离场,原来端着饭碗站着边吃边聊的大人们才三三两两落座,继续家长里短的话题——属于大人们的饭点和故事会,正式开场……

  

  孩子们的“游乐园”:

  “想到厨房就想到温暖的家”

  

  刚上幼儿园的肉肉喜欢到凌塘新家园玩,暑假不用去上学的时候,他一起床就要往那边跑——那里有总是笑眯眯的社工姐姐、免费的故事书、有趣的玩具,还有小伙伴们一起玩各种游戏。如果妈妈上晚班,奶奶有时候还会带着他和哥哥在这里吃过晚饭才回家。

  肉肉很喜欢社区厨房的饭菜,像妈妈做的一样香,他可以自己吃完一大碗。

  在凌塘村里,像肉肉这样的孩子有很多。用社区妈妈阿娥的话说,孩子“每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去新家园,每次经过这里都要过来瞄一下”。特别是周末,凌塘新家园的小常客们总要往这里跑几趟,看电影、做作业、玩游戏、大扫除,哪怕只是和社工姐姐简单聊两句,都让空气里充满着快活的味道。

  “小孩喜欢到这里玩,有什么活动都特别积极报名参加。”社区妈妈英姐在凌塘村住了14年,在她印象中,在还没有这样一个社区公共空间之前,孩子们放学没有地方可以去,只能在路边玩沙子,“现在每周五准时到这里报到,吃完饭还有电影看。”

  “凌塘村里97%是外来人口,很密集,流动性也很大。”广天社区服务与研究中心工作人员淑君告诉记者,根据凌塘村居委会早前提供的数据,2017年凌塘村户籍人口1400人左右,来穗人员3万人左右,在这样一个外来人口密集的城中村里,需要一个社区公共空间,承载他们的社交需求。

  凌塘新家园应运而生。2016年,由广东省总工会资助、广天社区服务与研究中心承办的“凌塘新家园异地务工人员服务项目”正式落地,通过开展来穗人员社区活动,积极拓展社区公共生活空间。

  “因为这边主要是妈妈带孩子,妈妈们经常聚在一起参与活动,大家就想可以一起做点什么,于是成立了妈妈互助合作社。”淑君介绍称,去年底,为同时解决孩子们吃饭和大人社交两大需求,妈妈互助合作社的成员们酝酿并启动了“社区厨房”。

  孩子们对这个新的厨房倍感新鲜。每逢聚餐,妈妈们分工合作买菜、备菜、煲汤、炒菜,孩子们则在一旁围观,并做些力所能及的洗碗、清洁工作。等到饭菜准备妥当,孩子们自觉排队舀饭、夹菜,心照不宣快速进行“光盘行动”。

  为了庆祝社区厨房的启动,凌塘新家园的大朋友和小朋友们还共同创作了一首《社区厨房之歌》:“厨房有菜有肉,有米有油,有水有花/看到这些我就饿啦/……来呀来吧,我们一起向快乐出发/想到厨房就想到温暖的家/新家园的社区厨房使我快乐,使我幸福啊”

  

  妈妈们的“充电站”:

  “在凌塘村有一种归属感”

  

  今晚的主厨是小梅姐。此刻,她正在厨房里忙着炒土豆丝,一旁高压锅里咕嘟嘟焖着猪手,香味四溢,招惹来几个小脑袋在门口探头探脑。

  厨房外,阿娥站在方桌前熟练地处理着各种食材,五花肉切丝,番茄切块,青椒拍扁、去籽、切片。少卿将清洗干净的食材分类放在不同的盆里,并顺手将桌面的垃圾清理干净。两个人一边手脚麻利地备着菜,一边聊着最近关心的话题:

  “现在学校有课后托管学篮球。”

  “今天开家长会,说现在托管要收费,我忘记是5块钱半个小时还是一个小时。”

  “你家是午托还是晚托?”

  “晚托,一周算下来,四天托一个小时、一天托两个小时就要30块钱,一个月是120块钱,两个孩子就是240块钱咧。”

  ……

  从课后托管到孩子学习,再到家里的烦心事,这些饭前饭后的闲聊已是社区厨房里的“标配”。对妈妈们而言,在闲聊中互通有无、出谋划策,这里就此成了妈妈们忙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充电站”。

  为了让孩子能在广州上公立学校,来自湖南株洲的丹华通过考证成功落户白云区,也带动了凌塘村一批妈妈们纷纷考证。但是在是否搬离凌塘村、是否将两个孩子转到白云区读书等问题上,丹华和丈夫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在社区厨房的一次聚餐中,姐妹们得知丹华的纠结,纷纷给她出谋划策、分析利弊,最终丹华和丈夫达成一致意见:一家人不搬离凌塘村,孩子每天走读。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丹华笑称,人在异乡,感恩有这样一群姐妹互相打气支撑,“如果没有这样的倾诉渠道,遇到难题靠自己慢慢消化,会比较难。”

  和丹华相比,英姐面临的是更纠结的选择:孩子今年升初一,究竟是在广州读私立学校还是回广西老家读公立学校?

  “私立学校的学费都交了,11800元,加上住宿费、伙食费,一学期下来要18000元。”英姐一家三口租住在一个单间,家里经济并不宽裕,在她原本的想法里,让孩子在广州读完初一再做下一步打算,“后来晖姐、小梅她们知道了,大家就和我详细分析,要么一直在广州读,要么从初一开始回老家读,孩子比较好适应。”

  英姐最终下定决心将孩送回老家读书。她同时决定,以后的每一个节假日都尽量将孩子接到广州团聚,“孩子也很喜欢这里,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谁遇到问题都会帮忙,虽然很多人来来去去,但在凌塘村有一种归属感。”

  

  凌塘村的“联结器”:

  “建立社区人与人之间的联结”

  

  凌塘村社区厨房由社区妈妈组成的社区厨房小组运营,虽然核心成员只有7个人,但每次在群里吆喝“聚餐”,总能一下子引来一大波响应。

  “地方不大,我们每次都要控制人数。”阿娥告诉记者,因为平时大家工作都忙,社区厨房大多在周五、周六、周日“营业”,“大家聚在一起,就像家人一样。亲兄弟姐妹可能都还没有我们见面时间多。”

  广天社区服务与研究中心每月工作简报显示,今年仅四五月两个月,社区厨房就共约饭32次。换言之,社区厨房平均每两天就约饭一次。“住家菜”里是妈妈的味道,玩累的孩子们凑到一起比赛“光盘”,忙里忙外的妈妈们终于有空坐下来唠嗑……热闹而和谐的邻里关系,让每一个到访社区厨房的人心生羡慕。

  “社区厨房最初是回应社区居民没时间做饭、解决用餐的需求,后来希望以共同做饭的方式,建立社区人与人之间的联结。”在淑君看来,社区厨房的本质是联结。在城市快速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中,大多数人都习惯了不同的线上社群互动,却甚少与对门的邻居打声招呼,社区厨房打破了水泥森林的隔阂,让更多的人进入交流、交友、交心。

  这样的联结,不仅是人与人情感的联结,也是外来的妈妈们和社会的联结。

  淑君时常惊叹于社区妈妈们的行动力和组织力。“社区厨房”从前期构想到后期建造,都是在妈妈们共同讨论和出力中得以完成。今年6月,“社区厨房”组织了管理议事会,就粮油米面、煤气和调料等支出的分摊,厨房清洁等运营管理问题进行讨论,最终形成了成文条例,张贴在社区厨房入口处。

  这里面有妈妈们朴素的管理智慧。如,为使社区厨房可持续运营,特别设立了“社区厨房公共基金”用于购买米、油、煤气等公共物资,“每餐每人交公共费3元,孩子不需要交公共费。”

  更让淑君感到惊喜的是,“社区厨房”正从工作人员引导逐步走向自组织运转。不管是举行茶话会、开设烘焙课、还是端午包粽子派给长者,妈妈们从一开始的听从工作人员安排,慢慢成长到可以独立策划并组织分工实施,“这种变化是很明显的,一开始她们可能会比较依赖我,但慢慢运转起来后,我只需要充当一个推进度的角色。”

  “像我们这样的外来人员,很难得有这么一个空间,首先能够帮助自己,还能帮助到别人,这种感觉很好。”英姐说,在凌塘村社区厨房,孩子受益,自己认识的朋友也越来越多,“我在这里住了14年,看着这里越来越好,也越来越喜欢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