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尊重是最好的教师节礼物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9月09日        版次:A07    栏目:首席评论    作者:赵志疆

   □赵志疆

  

  临近教师节,广西柳州某学校一个家长群爆出要求家长凑钱给老师购买兰蔻礼盒,其中一名家长表示不参加后,被要求退出家长群。相关聊天截图在网络上传播后引发热议。

  9月6日,广西柳州教育局发布公开信,呼吁家委会主动抵制请客送礼歪风邪气,义正词严拒绝“变相行贿”违规行为,广大家长如果遇到假借各种名义向教师赠送礼金礼品等行为可向市教育局举报反映。

  教师节前,很多家长群都有一个核心议题,那就是以班级的名义为老师们挑选礼物。通常情况下,家长群里讨论此类议题,几乎不会遇到任何阻力。毕竟,很少有人愿意自己和孩子成为别人眼中的“异类”。此次事件的不同以往之处在于,有家长不仅对此持有不同意见,而且毫无顾忌地表达了出来,并因此受到赤裸裸的排挤。

  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规定: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收取家长礼物,本来就是教育部门一直倡导的师德要求。近年来,吐槽教师节成为“送礼节”的声音日益强烈,越来越多的地方为此建制立规,明令禁止教师节送礼。但是,为什么仍有家长放不下心中“无礼不成节”的执念?

  家长群之所以笃信“无礼不成节”,从表面上看是因为找不到更好的情感表达方式,更深一层探究,则是因为确实有老师习惯于从家长这里寻找温暖与关怀。作为一种职业节日,教师节是属于所有老师的,但是,评优奖先之类的节日福利却很难覆盖每一位老师。相比之下,来自家长群的礼物更容易实现“师师平等”“雨露均沾”。

  以教师节的名义,每个老师都应该获得祝福。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能得到无差别关注。在此背景下,难免会有老师陶醉于家长“送温暖”。更有甚者,通过向家长直接索要礼物的形式刷存在感。家长希望表达情感,老师希望获得认可,以教师节礼物为载体,双方各取所需的过程中,禁令不仅难以落到实处,而且也很容易让人感觉“不近人情”。

  教师节的初衷在于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从某种意义上说,家长群执意用礼物表达对老师的敬意,其实恰恰缺乏对这一职业本身的尊重——以给老师送礼的名义要求家长群均摊费用,毫无疑问是对个人权益与自由的“绑架”;以礼物价值来表达敬意,不仅是一种苍白的情感表达,更是对教师节的物化,以及对教师职业的矮化。

  问题的关键在于,谁更应该在教师节向老师们送温暖?如果老师们能够在相关政策安排下获得更多满足感,他们抵御明令禁止的节日礼物的态度和意愿无疑会更加坚决。

  在教师节是否应该给老师送礼物?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尊重是最好的教师节礼物,而来自政策层面的更多关怀,则是对这个职业最大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