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日前,与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原主席李劲堃有一席谈话,其中涉及他近些年来对广东美术界的观察思考,以及卸任职务后的感受,对于从事美术创作者来说颇有启发——

李劲堃:回归一个单纯的艺术家角色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10月23日        版次:A10    栏目:面对面    作者:赵利平

     李劲堃

     2020-NO.1(装置艺术) 李劲堃

  

  □赵利平

  

  赵利平:之前您曾说过,这些年是广东美术界最和谐的年代。

  李劲堃:是较为和谐的时期之一吧。一个人当干部或者管理者或者行业的负责人,最关键的是,其专业(行业)的人以及与专业相关的人愿不愿意跟你一起工作。因此你必须要带着诚意和别人交流,把一件事变成大家共同想做的事。要干成大事,非得要上下同心,干群同力,才可以完成。我在和其他人合作时,一定会做深入的沟通,站在双方的立场上去思考,达到共赢。比如与广东美术馆合作开展的活动,因为双方都明白这是属于广东美术界的学术行为,无论是项目取得,还是项目拓展,碰到困难就共同去解决,一起做了很多个重要案例,同悲同喜。我曾开玩笑地对王绍强馆长说:“美术馆里应该给我留个办公室”。因为每一场活动,每一次展览,我都愿意抽时间参与。

  这是1加1大于2的道理,而不是一种竞争关系。我经常说,广东美术生态良好。以人才培养为目的的广州美术学院,有好的老师,培养出好的学生,这些人才就像水流一样源源不断地补充到广东乃至全国各地。然后,其他的学术机构又为广东美术家协会这样的群团组织提供了很多有才华的人才。广东的艺术家又创作出许许多多的作品,成为许多美术馆的展品。有才华的人可以在任何地方施展才华,各美术单位相互关联,各自发挥所长,我真的想象不到矛盾会从何而来?一个省的美术发展,这不是一个各自独立的个体能完成的任务,而是必须大家共同去探讨和完成。

  赵利平:美术界的协调有序,共创繁荣,十分难得,个中原因确实值得深思。

  李劲堃:有一个词叫“上善若水”,水利万物的生长,但却不与万物相争。我不喜欢虚张声势的工作方式,我做事的风格是不动声色。我的父辈告诉我,做了一件事,特别是好事,别人知不知道没问题。如果干一件小事,就要敲锣打鼓,“街知巷闻”,这种工作方法,我并不欣赏。我非常认同“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的道理。你做完一些事,很多人不一定知道,但实际上,你却一件接着一件干,人生就会很充实,内心就会很丰盈、很踏实。曾有许多人问我,为什么有些东西不张扬一下?我的习惯是,如果这件事对单位、对区域有意义的,就一定宣传;如果只是对自己有好处,就没必要张扬。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工作方法。只有做得扎扎实实,你的“德”才配这个位。这些年,我珍惜这个工作机遇会难得的一段经历,我没有用职务的光环去做艺术市场个展,做宣传,并不是我那么清高,而是这些个人小事会占据我的时间,耽误了我想干的理想中的大事。

  我刚任省美协主席的时候,没有喊口号,没有烧三把火,我始终认为前任或前人,如果没干完的,就续之;如果有不足的就补之;如果没开始干的就增之;如果是薄弱的就强之。表面上看,好像没什么太大动作,但把事一件件和同仁们一起扎实推进,这就是我的工作方法。

  赵利平:之前的职务陆续卸任,没有了这些职务,您还可以为美术事业干点什么事?

  李劲堃:我会回归到一个非常单纯的艺术家的角色。接下来我要好好放松,去旅行一下,干想干的事。所幸画家的角色是没有退休年龄的,我会在学术上尽量提升,修炼自己,然后把这些年想干而未能干的事情逐渐展开。

  这十几年来,我一直在积累有关广东美术的素材。现在最想干的就是以积累起来的文献和资料为基础,依托岭南画派纪念馆这一学术机构,编写关于广东美术20世纪至21世纪之间的美术现象的书籍。这几年经过各个领域的历练,艺术素养和技术基础更扎实了,想法更新了,最近我做的作品和大家平时看到的非常不一样,有抽象雕塑、装置,都是些有趣的尝试。